
含光路一酒店,一桌顾客剩下不少菜 本报记者董国梁摄
高新区湘水肴,有些顾客吃不完打包带走 本报记者李赢摄
西安人外出就餐时是不是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情况呢?哪些场合、哪些食物、哪些群体最容易造成浪费呢?昨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酒店、餐馆进行详细调查,也有网友发帖描述了自己经历的浪费场景。
陈德铭:
奖励消费者吃干净
近期,媒体广泛报道的“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对餐饮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核心目标,在餐饮行业倡导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意义何在?
答:以粮食为例,虽然我国粮食连续第9个年头实现增产,但供需仍处于紧平衡,2012年我国进口1398万吨谷物和5838万吨大豆。当前,全球粮食供给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处于偏紧状态。从国内情况看,粮食等农产品增产难度进一步加大。要使有限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必须同时做好开源和节流,坚决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问:餐饮业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首先要加强文明用餐合理消费的宣传引导。最近一些媒体和网民发起“光盘”行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尝试建立餐饮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餐饮企业要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在菜单上标示菜品的食材分量,提供半份量或半份餐等服务;服务员主动向消费者提示适量和科学用餐;提示消费者可以提供打包服务等。
再就是提供便利节俭用餐的餐饮服务。大力发展网络订餐、半成品餐和外卖快餐等餐饮服务模式;清理规范最低消费、包间费等相关收费。
最后尝试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目前,有的餐馆提出“点菜吃干净就可以得红包”的奖励,还有一些餐饮企业对吃完或打包的消费者,以桌为单位奖励优惠券和积分等。行业协会可对有效减少餐厨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据新华社
全国饭店餐饮业部署反浪费
对消费者进行餐饮消费引导,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风尚,全国饭店餐饮业将全面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昨日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在饭店餐饮业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进行部署。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目前全国共有旅游星级饭店1.35万家,其中五星级和四星级宾馆饭店年接待住店客人超过3亿人次,年餐饮收入近1000亿元。旅游饭店行业进行餐饮消费引导,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全国旅游部门要切实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管,把勤俭节约与转变发展方式、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引导旅游饭店转变经营观念,创新盈利模式。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把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各项规定和措施落到实处;旅游饭店要做厉行节约、优质服务的表率,建立点餐提示制度、打包服务制度,推行自助餐和分餐制;督促旅游饭店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规章制度;开展对消费者培养文明消费意识的引导。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强调,要加快推进早餐工程、社区快餐和单位团餐等便民餐饮的发展,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服务,提高餐饮行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同日还分别发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和“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议,倡议饭店和餐饮行业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员工培训,适时开展“节约之星”活动等。
据新华社
近日,一场名为“光盘行动”的倡议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提倡大家就餐时吃光盘里的食物,不剩饭从我做起。随着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以及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转载,该活动急速升温。中国农业大学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保守推算,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场景1
家人聚餐
吃不完打包带走
时间:昨日中午12时
地点:建国路人人居
人人居一楼500多平方米的地方,摆放了十几个餐桌。服务员告诉记者,在此就餐的大多是家人、朋友聚会,所点的菜也多在4盘~8盘之间,“菜数一般比人数要多出一到两个。”
记者看到,有几个饭桌菜有剩余时,食客都会主动要求服务员将食物打包。陈女士带着父母、女儿来此吃饭,一共点了五个菜,其中烧茄子和小炒还剩余半盘,一家人便张罗着用饭盒打包。“这么多菜浪费了多可惜呀,拿回去热一下,刚好够一顿饭,也不用重新做了。”
场景2
客人点菜
服务员提醒适量
时间:昨日中午12时30分
地点:含光门天府十八香
在一楼大厅,桌子一般容纳8人以内,记者观察到,所点的菜基本上都是一个干锅,配上2个素菜、2个荤菜。“我们菜量大,客人点菜时,服务员都会适时提醒,餐后也会及时询问是否需要免费的打包服务。”驻店经理张小丽说。此时,一批客人从二楼包厢里下来,记者立刻上前查看,桌子上的餐盘已被服务员收拾干净。“这么快收拾好了。”记者问。服务员小张说,“剩余的菜都打包了,只剩空盘子,叠在一起就收走了。”
场景3
光喝酒呢
一桌菜动得少
时间:昨日中午12时45分
地点:含光门紫鑫饭庄
二楼大厅里有三桌客人,记者看到靠近里面的六个人,餐桌上摆了8盘菜,基本上“消灭”了一半。
另外一个包间里,五个人的餐桌上摆了两瓶酒,光凉菜就点了7盘,随后,记者看到服务员陆续将三盘热荤菜端入。记者看到,这几个人只顾着谈话、喝酒,偶尔才会夹上两口菜。记者进去简单了解了一下,这是朋友聚会,重在吃饭相聚,“吃不完,也打不了包,下午还有活动,晚上还在一起吃饭,即使打包了,也浪费了。”
场景4
两人点6盘菜
有两盘只吃了一点
时间:昨日下午1时30分
地点:高新二路湘水肴
一楼有将近10桌食客。有一对情侣,桌子上摆了6盘菜,两人已经开始擦嘴说话,剩余两盘菜只吃了一点。记者看到,一盘土豆丝放在服务台前。“这是没吃完收拾过来的。”服务员说。
而一桌四女两男的餐桌,在一叠空盘子上,一盘几乎没有动过的油淋茄子显得格外惹眼。“为什么不打包呢?”“这是朋友点的,我不喜欢吃,太油了,凉了不好吃。”一位女士说。
场景5
满桌肉菜
很多一口没动
时间:26日中午
地点:东大街一酒店
昨日,西安网友发微博称,26日中午,去东大街一家酒店参加朋友婚礼。“婚宴档次不算低,婚宴举行差不多了,结果很多菜都没动。”网友还发了一张现场照片,桌子上的菜满满的,很多都是一口没动,而且基本以肉菜为主。
不少网友说:“实在太可惜了,婚宴最浪费,应该把剩下的打包。”有网友则认为:“婚宴浪费就因好面子,绝对不能比别人办得差,谁还考虑浪费的问题。”
浪费不仅是眼下的问题,更影响未来的粮食问题,每个人应该行动起来,开始拒绝“剩”宴,杜绝浪费。您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餐桌浪费现象?是哪些原因导致餐桌浪费严重?对于杜绝餐桌浪费,您又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方法?大家可拨打029—88880000来畅所欲言,或者通过新浪微博@华商报发表自己的观点。
政协委员:建议饭店提供“半份菜”
在正在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大山建议餐饮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赵大山建议把杜绝餐饮浪费进行立法,率先在全国推出。建议有关部门监督餐饮行业,推行“光盘”行动,吃不完的餐必须打包带走,如果浪费超过一定比例,对餐饮经营者进行相关的制裁。同时,餐饮企业须主动提示“适量点菜”,在店堂醒目处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在餐桌摆放提示牌,提醒消费者适量选择菜品。
省政协委员陈若星建议,我省饭店可以参照北京市的做法,逐步向消费者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鼓励剩菜打包等措施。目前大多餐馆都是“标准盘”,菜品不分大小盘,消费者总想多尝几样菜,结果会点得多吃得少。北京的初步经验证明,区分大小盘和设置大小份菜,可以减少5成左右的家庭就餐浪费。
本报记者 张小刚 周艳涛
最常见浪费的场合——宴请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高新路和二环路口一家江浙风味餐饮饭店,大厅里客人并不太多,每桌基本是两三个人,荤素搭配点两三个菜。包间的人就比较多了,点菜相对也比较多些。该饭店大堂经理说:“我们这里家庭聚会多,或者是单位聚会多,商务宴请相对较少,因此浪费情况较少。”她说,浪费的情况集中在包席以及商务宴请上,因主人比较好面子,都想多点几个菜,不会考虑多少人吃,吃完后不好意思打包。
司女士在某公司工作,由于工作的关系,要经常请客户吃饭。“咱请人家吃饭时,最怕对方吃不好,总觉得只有多点些,才能够让对方满意。”她说,最终肯定是吃不完,走时为体现一种风度,不好意思把剩菜打包。司女士讲,其实看着满桌的菜,心里也觉得可惜,但不能毁了单位形象。
人人居建国路店服务员说,周末期间吃饭的主要是朋友家人间的聚会,点的菜和食量相差不多。工作日里,附近单位的聚餐比较多,点的菜基本上都吃不完,且吃的时间也长。“有时候浪费得挺多,看着都心疼。有时顾客打包了,我们工作也轻松。”
“酒店里浪费最严重的就是婚宴、节假日聚餐和商务宴请,他们大多讲究排场和分量,不能让人觉得请客的人小气。”一位资深餐饮经理说。此外酒店里的自助餐厅,也成为食物浪费的重灾区。虽然桌子上都标明了,剩余食物超过50克就要多收一半的自助餐费,但服务员很少真的去称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到结账时,顾客的各种花招都会使出,比如将吃不完的食物分开多个盘子散装,将食物倒进火锅里或汤里搅乱,甚至有人故意将食物包在卫生纸里扔掉。”
最常见浪费的群体——年轻人
昨日中午,记者在高新路沿线餐馆采访,发现年轻人吃饭的时候比年长人浪费一些。
小孙今年25岁,从事金融行业工作,昨日中午刚好和两个朋友在外面的餐馆吃饭聊天。三个人点了5个热菜,几乎全部都是肉菜。由于三人聊得起劲,菜就基本没怎么吃,走的时候也没打包。小孙说,他知道这是浪费,但下午还要回公司,打包拿回去不方便,“我现在是一个人住,家里基本上不开火,晚饭都是买着吃,拿回去也没办法处理。”
小胡今年23岁,朋友经常聚餐。“有时,大家在一起聚餐,浪费不是故意的。”她说,一大堆人一起,一个人点菜,不太讲究技巧,忘了众口难调,难免点的菜里面会有人不喜欢吃的,不吃就只能剩下了。从事餐饮的马先生讲,年轻人吃饭不会“算计”,多少人能吃多少菜,都是心里没数的,不剩菜剩饭才怪了。
今年50岁的仇女士说,“现在浪费太严重了,根本原因是人钱多了,总要讲个排场、面子,觉得浪费这点东西不算啥。”
最常见浪费的食物——主食和荤菜
记者在多家酒店、酒楼、餐厅发现,客人离开后,餐桌上剩余最多的食物是米饭、面条、包子等主食。“主食往往是最后上的食物,很多人已经吃饱了,都不愿意去吃主食。”含光门天府十八香张经理说。“我们家乡有个习惯,酒不喝完不准吃主食,但等到喝完酒后,肚子里塞满了食物,主食也吃不下了。”来自河南的张先生说。
“婚宴上,肉菜是比较硬的菜,所以占有很大的比例,上菜时也都集中在下半场才上,很多人都来不及吃,就得离开了,肉类食物是婚宴上剩余最多的。”多家酒店餐饮部经理表示。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杜俊岭李浩采写
编辑:白玫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