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史建卫和父母描述,张引变一直以卖菜来维持家中经济,去年7月,还为家里盖好了两层楼房,年底,为家里置办了新的家电,因为儿子一直喜欢电脑,她也毫不吝惜地买了一台回来,家中大大小小的物件,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史老汉说,1994年,儿子、儿媳经人介绍结婚。婚后这19年多,小两口相敬如宾,很少吵架,儿媳个性要强,不太爱说话,但处事得体,为人善良。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所有家人毫无心理准备。村民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媳妇
与史建卫父母对儿媳的印象一样,王道村多名村民,提起张引变,纷纷夸赞不已。
“娃平时乖得很,孝敬老人,勤俭持家,对丈夫、儿子都好,不知道好好的为啥会离家出走。”一名年纪约70岁的老人抹着泪说,史家两位老人一生勤勤恳恳、与人无争,史建卫干活也很勤快,张引变为人和善、性格坚强,在村里算是数一数二的好媳妇。
当被问到史建卫夫妇是否常有矛盾时,村民们都说没有。
张引变的弟媳沈小会回忆称,事发前两天,姐姐曾给娘家人打去电话,但不说话又挂掉。后来,家人觉得奇怪,再回过去时,姐姐仍什么也不说。
说罢,沈小会流下了眼泪。沈小会还说,张引变还给儿子把上大学的学费都攒够了。书信“妈妈在天堂祝福你”
张引变的书信很长,特别是给儿子的那封,满满的几页好像恨不得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
她在信中向儿子说,自己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苦难励志的故事,她很羡慕那些身体健康的人,鼓励儿子要做一个努力有担当的人。说得最多的是对儿子的不舍与愧疚,有一句这样说:“对不起,儿子,妈妈给不了你完整的爱,所以只能选择放手。”
结尾最后一句还写着:儿子,妈妈在天堂祝福你。
张引变给丈夫的信中,则道出了自己离开的真正原因——得病七年了,早就知道是不治之症,不想拖累家人,所以选择离开,信中说道:不要找我,你们也找不到我。并且再次向丈夫叮嘱着一件事,希望自己“走后”,让丈夫另找一个女人一起生活,家里房子可以住,但不能分,财产都留给儿子。
史建卫找到妻子留在家里的日记本,上面有几篇日记,里面记载着她生病后的生活和心情,她不愿意告诉家里人,决定独自承受。希望这个家需要她她也需要家人
截至昨日,妻子离家已经15天了。这15天中,史建卫每天奔波在寻找妻子的路上,心力交瘁。
他说,现在只想找到妻子,不管看病需要多少钱都愿意试一试。
史建卫和张引变的儿子今年读高一,从史建卫口中得知,孩子已经上学去了,但整天嚷着要找妈妈,在学校也无法专心学习。 “在家里,至少有人照应。”采访结束时,史建卫欲哭无泪。
◎记者手记
即使是落叶也要归根
干净的院落,耸立的二层小楼,整齐的、紧挨墙根的小菜园……
这些无不体现出家中女主人的勤劳、干练。采访结束,史老汉的无奈、老伴的哽咽、史建卫的低声痛哭、充满深情的书信,甚至邻居老太太的一抹眼泪,仍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抛下挚爱的丈夫、疼爱的儿子,独自一人承受苦难,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不得而知。但反过来说,这何尝不是对丈夫、儿子、老人的另一种折磨?
从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爱情,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不会仅仅一句“别了”,就能断了关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被称为“家人”起码的责任。
无论她贫穷、富有、健康、残疾。家,是一个人永远的港湾;家人,永远不会也不应该抛弃、放弃。张引变,如果你爱你的家人,请回来,让他们和你一起面对困难,不要让你的亲人如此牵肠挂肚,这或许比病痛更让人痛苦。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