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考核或应回归创新能力培养
然而,相比薪酬问题,在导师忙于接活儿做项目,和学生一年都难得见上一面,学生又忙于给被称之为“老板”的导师打工的研究生就学状况下,中国的科研创新之路究竟能走多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表示担忧:“以‘老板’自居的老师容易以学生为工具,而放松培养学生成为独立专业人才的责任。学生如果认为老师是‘老板’,容易把自己的训练和工作当成是给老师打工,让自己缺乏自主性。在科学界,这样的被动心态,会使学生难以成为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而且可能对学术丧失兴趣。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工作,而不是‘为’老师工作。”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也曾说:研究生是需要跟随导师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的,但在实际的指导和培养中,是注重学生的成长,还是注重导师科研项目的完成?学校对导师的考核,往往要强调课题数量、项目完成情况、论文发表情况等任务;导师要完成这些任务,是简单地转嫁给学生,还是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在这些问题上往往存在偏差。
在多日的采访中,记者曾经联系杨恒明的同学。据其中一位同学讲,杨恒明已经反思此前的判断和言论,并希望事情尽早过去,顺利完成此段硕士学位的攻读,放弃了“退学”的想法。
并未接到杨恒明退学申请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教务办公室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并称事情已经过去了。而经历了一个多月退学声明风波的杨恒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不愿多说,只称自己对现专业有了重新定位。
他还在网上留言称:“希望能够往国学(文史哲)、经济学或数学物理方面发展,希望得到这方面前贤的提携荐举。”对于最终是否做出舍弃、调整研究方向,杨恒明持“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点。
这场退学声明风波最终以当事人的放弃退学而告终。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