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周至每年供水"3个西湖" 保护黑河水源农家乐被叫停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3-22 04:4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3月21日,正在建设中的周至县马召镇桃李坪新村,这里是黑河金盆水库二期移民安置工程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3月21日,西安市周至县。为了保护水源,黑河金盆水库保护区108国道旁农家乐被关停

  周至自古被称为“金周至”,民间用“周至到户县,七十二道河脚不干”来形容那里的水资源丰富。

  黑河水库,就坐落在这座小县城。为了保护水源地的生态,这里不能随意砍伐树木、开采矿资源,为了保护环境,工业几乎断绝。

  “无工不富”让这座生态县城,成了经济小县。为了西安城区市民喝上放心水,这座小县城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房子不让重新盖,养猪怕污染水源,不让放羊,啥副业都不让搞……

  从1998年黑河水库建起,在GDP等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周至始终位于西安13个区县的最后一位。

  没有工业,青年人选择外出打工,这里的留守儿童以及教育资源等问题,都在影响着这里的人民生活。因水资源外输、保障西安城市用水,周至部分农村人畜用水也在面临挑战。

  他们的生活

  为保证水库水质“啥都不让做……”

  每年汛期,马召镇桃李坪村村支书康保成都要挨家挨户通知居民离开。

  “这些基本已经都是危房了……”康保成说,自从黑河水库地保护范围划定以后,范围内不允许新建永久性建筑,不允许搞养殖,甚至种地都不让上化肥,给居住在保护范围内的群众造成了影响,记者在保护区见到,当地群众依然居住着墙体裂缝的老旧土房。“就因为这,这几年我们村上有不少因为经济条件差的适龄青年谈了女朋友,但女方家却不愿结婚。”

  “在建水库之前,桃李坪村的水资源相当丰富,除了稻田中常年蓄积的水之外,灌溉山上种的农作物也非常方便。”康保成说,那时水层特别浅,深的挖几米就有水,浅的轻轻刨个小坑,也有水冒出来,随便挑个沟就能浇地。

  但大坝的建成,河水的断流,改变了一切,当地水位急速下降,现在留给桃李坪村村民的只有干涸的河道。

  今年63岁的桃李坪村1组村民张广良说,库区房子不让重新盖,养猪怕污染水源,不让放羊,啥副业都不让搞。“啥都不让做……”

  张广良说,儿子今年28岁,从22岁开始不断找人给儿子说媳妇儿,连续说了好多个姑娘,都因为看不上他家的条件不愿意。25岁那年,儿子外出打工,其间认识了马召镇的姑娘,两人感情很好,但二人要结婚的要求却遭到姑娘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说我家的条件太差,还说要是闺女嫁过来就和她断绝关系。”

  黑河饮水工程一期移民达到1629人,二期,涉及4个村,共计590人。

  保护区划定以后,桃李坪村二组率先响应政府号召搬下了山,但回忆起当时搬迁的情形,康保成说:“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的搬迁房是2000年初奠基,2000年4月25日,我们就应政府要求搬下了山。”康保成说,当时的搬迁房虽然主体已经建成,但门窗等配套尚未完善,房子暂时无法居住,下山的群众只好在目前空地搭帐篷居住,“当时的新村,帐篷里住着村民,板房里住着搬迁房的施工工人,那年的雨水又特别多,乡亲们风吹雨淋中在帐篷里住了几个月,一直到那年的10月才住进新房子。”

  康保成讲,群众们刚下来时,生活环境突然发生了改变,很多人不适应,镇村干部在群众中做了大量工作,“乡亲们也很不容易,但大家都明白我们搬迁是为了什么,我经常会这样想,黑河水库一旦出了差池,我们村、马召镇甚至整个周至人脸上都无光,那是天大的事。”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