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做法
南京:移树前先公示杭州:能不移就不移
目前,全国各城市建设进程都在加快,也会涉及到砍伐、移栽行道树的情况,如何更好地保护行道树,减少移栽量和多次移栽的死亡率,国内多市给出了借鉴。
南京市规定,城建中需要迁移树木数量较多的,要先公示,公众意见较大,原则上不予批准。该市有个“绿评”小组,由园林、建筑、交通等方面专家,以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共同组成。所有涉及大量移树的城建工程,都要经该小组评估,只有通过评估,移树方案才能通过,工程方可动工。
杭州市在城建中,秉持能不移树就不移树的原则。如果实在需要移,则会给每棵被移树做“身份证”,清楚公示树种名称、曾经落户处、未来“家”的地址。
《北京市绿化条例》则规定确实需要移树的,要办理移植许可证,且许可证会在移植现场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山东省规定,凡涉及规格较大移植行道树的工程,应主动提出避让和保护方案,并与主体方案共同报批。且移树行政审批前,必须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本报记者 李治燕
建议
树和人一样都需要被尊重
同为生命体,大树和我们一样,都需要被尊重。专家建议,政府和市民共同行动起来,为大树编织一张绿色的保护网。
■北京秦中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贾智敏:
“迁树先征询市民意见,再进入决策程序”
城市树木属于公共财产,因此公众对“迁树”享有知情权。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指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绿化建设也可以借鉴市政道路施工公示,对城市植被的迁移、砍伐需事先告知公众。”
在修建地铁或城市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大面积移植树木的,可以将移植评估与工程一道,通过听证会等形式,请市民代表和专家参与发表意见,待统一意见后,再进入决策程序。
■长安区市容园林局一负责人:
“推广绿色台账,让每棵树的去向都清楚”
要清楚城市里每棵树的去向,也许并不难。去年以来,长安区小景园、西北饭店等地需建设20个公交港湾,据长安区园林局的绿色台账中记录,一共有42棵国槐,9棵樱花,23棵大叶女贞被移植,42棵国槐被移到区市容园林局下属的城镇园林管理所;9棵樱花补栽到广场西路;大叶女贞中,本月有18棵被移到了子午大道附近的苗圃,2棵移到文苑路,2棵到樱花二路,1棵到高阳四路。
虽然没有为每棵树编号,但台账中记录了每棵树的规格、品种、养护责任单位、原位置和移栽位置等。现在西安搞精细化管理,我们管理树木也该精细化。台账由他们编制格式,下属绿化队在迁移树木后都需上报相关信息,这个工作并不复杂,查起来也很方便。
■西安市园林研究所所长助理王芳:
“市政规划与园林设计应同步进行”
其实行道树的栽种是需要提前规划的,但园林部门的工作经常是“填空”。市政工程结束后,预留树坑一般是长、宽分别为1米的坑洞,因此不能栽太大的树(20公分以上大树的土球直径至少在1.5米以上),这就限制了后期补栽。有的道路设计不合理,树坑预留长度都不够1米,让园林部门很犯难。
在法规中,对新建、扩建城市道路的绿地率有明确要求,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城市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5至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移栽一棵树总要比新栽一棵树的成本大,建议今后城市道路改造中,新建、改建道路的市政规划与园林设计应同步进行,让城市绿化保护不总为建设而“让路”。
■市民王女士:
给树建“身份证”让移伐“有迹可循”
生活在西安的每个人,都有权知道这些树木去了哪里。市容园林部门应借鉴武汉等城市经验,为树木建立“身份”档案,死的树木也有“身份证”,预防树木被破坏,让移伐“有迹可循”。
今年我省“两会”期间,陶怡秀等多位省政协委员建议,给西安的树木定制“身份证”,可以用条形码等方式,全程跟进大树的养护、移栽等信息,这样不仅便于树木维护,还能通过“身份证”,确认树木权属。若市民发现砍伐树木等情况,可直接向园林绿化部门报告树木的条码,并通过“身份证”,了解该树去向。
“树木身份证的成本并不高”,陶怡秀曾称,一维、二维条形码均由塑料制成,每个成本大约10元左右。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由一个芯片组成,每个成本大约50元左右。
本报记者 陈琳 张波
编辑:王秋阳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