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3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公款吃喝有伪装 喝茅台撕商标红塔山里藏熊猫

来源: 新闻晚报  2013-03-30 08:51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公款吃喝有伪装 喝茅台撕商标红塔山里藏熊猫

  严查公款吃喝 杜绝餐桌腐败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时提出,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

  这一举措让人们看到,中央“八项规定”倡导的作风建设又朝着制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有人担心,会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转作风仍存在流于形式、虚与委蛇的现象,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阻碍。

  观望风:明张旗鼓,暗避风头,“硬政策”遭遇“软抵抗”

  东部发达地区某县级市的一些干部告诉记者,几个月来,豪华公务宴请、领导出行警车开道、摆鲜花拉标语大办开幕式等现象确实减少了,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别撞到枪口上。 ”

  这里的群众认为,担心“撞枪口”,潜台词是“避风头”,体现了一种观望心态。少数官员认为抓作风最终会变成“一阵风”,不相信能够持久地抓下去。

  一些官员眼睛只盯着领导。领导要求得严了,自己就收敛一点;领导说得少了,就“放松”一下,成了“墙头草”。并且以己度人地揣摩所谓领导心态:“一直这么抓,领导就受得了吗?领导也是人哪。 ”

  一些官员瞄着其他地区和部门。面对上级,慷慨表态“工作态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往往喊得比领导还响,私下里却互相告诫:“不要做得太过,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

  事实上,部分官员对“八项规定”能否长期坚持心存疑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谢宝富以“吹气球”作比:上级领导“吹气”使良好政风的气球变大,一旦不再吹气,日子久了气球就会慢慢泄气还原。

  一项“民众眼里的作风转变”的网上调查显示,受访者中64.23%担心“中央决心大,下面不落实”。

  观望心态,使中央改进作风的“硬政策”遭遇了“软抵抗”。 “很多事拖一拖就拖黄了。”河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镇干部说,一些措施开始很严格,到后来就渐渐放松和疲劳,旧的官僚习气在不经意中悄然回归。

  网友“东方蜘蛛”认为,经历这么一番 “摔打”而仍未被根除的官僚恶习,就好比是没有被抗生素杀死的病菌,死灰复燃后往往比以前更顽固、“抗药性”更强,以变本加厉的形态呈现出来。

  变相吃:“地上”转“地下”,公开变隐蔽,屡禁屡吃源于潜规则?

  近来,对公款大吃大喝 “人人喊打”,这类现象却并未绝迹,变相的、更隐蔽的公款吃喝在一些地方悄然抬头:

  ——变地点。有的公务宴请转入“不对外营业”的私人会所,一般地处偏僻,环境奢华,而外有保安站岗,普通百姓难以涉足,让参与者觉得“很安全”。

  ——变标准。有的单位在内部食堂以“工作餐”名义举行公务接待,而实际接待标准远超“工作餐”之上。从五星级饭店临时邀请大厨掌勺,鲍参翅肚、名酒名烟一样都不少。

  ——变名目。有的公款吃喝在发票上作文章,以“培训费”“差旅费”“住宿费”等名目入账。有的单位则以个人名义结账,将公务宴请美其名曰 “家宴”。

  ——变包装。“喝茅台撕商标”“矿泉水瓶装白酒”“‘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已成为不言之秘,换包装目的就是掩人耳目。不仅烟酒,连人都要换包装,“不开公车,租车赴宴”成为“新时尚”……

 [1] [2] 下一页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