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27人组成西安葬礼主持人85后团队 谈恋爱多选同行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3-31 07:3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邓颐佳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本报记者 闫文青 摄

  从不跟任何人说再见,不会对首次见面的人说“看你很面熟”,习惯性地不苟言笑……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描述的对象是“怪人”?

  其实不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完全是因为受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影响,他们是西安市殡仪馆的礼仪组成员,他们最大的27岁,最小的只有23岁。

  抚慰生者

  帮因车祸去世的情侣在葬礼上补办婚礼

  小蔡是西安市殡仪馆礼仪组的组长,25岁,拥有健康阳光的外表,却不苟言笑,见到小蔡时,他正在组织礼仪组的成员,彩排一场葬礼。

  “我们礼仪组大都是‘85后’,跟同龄人爱说爱笑的年龄特点不同,我们都笑得比较少。”说到这些,小蔡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小蔡说,在殡仪馆“微笑服务”是被禁止的,永远只能“用心服务”,礼仪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葬礼上的全部流程,从策划、布景、音响调试、主持葬礼……

  “普通人的葬礼都不会多隆重,可我们想尽量让葬礼庄重,让逝者在温情中向世间告别。”小蔡说,他主持葬礼的时候,总希望逝者能够记住这个世间的好,希望逝者带着爱离开这个世界。

  数月前,礼仪组曾经策划主持过一对情侣的葬礼,“那对情侣刚刚订婚,是在一次外出时,遭遇了车祸。”男女双方的家属给小蔡讲了那对情侣的故事,“他们是在大学期间恋爱的,男方的妈妈说,他俩感情一直很好,马上就准备结婚了。”由于这对情侣都只有20多岁,正值青年,双方家长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悲痛,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没有精力去策划葬礼,便将葬礼全权交给礼仪组策划。

  “我们知道,他们的父母非常悲伤,我们不希望他们在痛哭中,送走自己的孩子。”小蔡跟同事商量后,决定将葬礼以“婚礼”的形式展现,“他们两个没有来得及结婚,我们帮他们把婚礼补上。”葬礼上,小蔡讲述了两个人的爱情,讲述了家人是多么爱他们,留恋他们,在祭文中,小蔡希望他们能在来生,相伴一世。在遗体化妆师的配合下,女孩的妆容优雅,男孩的容貌英俊,“葬礼上两家人互相搀扶,泪水默默流淌,没有号啕大哭,没有哭天抢地。”

  葬礼结束后,女孩的妈妈特地感谢了礼仪组,女孩的妈妈对小蔡说,她愿意相信,在另一个世界,女儿或许真的会和她爱的人,幸福相守。

  亲友误解

  姑妈怕带来晦气 说表妹结婚不让她参加

  89年出生的邓颐佳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殡仪馆工作。邓颐佳说,刚开始主持葬礼时,她会紧张,甚至有时无法掌控,“我主持的第一场葬礼,是一名因车祸去世的30岁男士的。他的孩子刚5岁,妻子根本无法接受现实。”葬礼上,妻子要求用红线将自己的无名指和丈夫的无名指拴在一起。

  葬礼按流程结束后,丈夫要被送入火化间,妻子却怎么也不同意将红线剪断,“那位妻子说,如果剪了红线,就说明她和丈夫缘分断了,来世就无法见了。”妻子趴在丈夫身上不肯离开,听到悲痛的妻子说出的话,邓颐佳也跟着哭了起来,“整个礼仪组的女孩儿都跟着哭了。”虽然葬礼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但礼仪组女孩子们的真情,却让家属感动。

  “不是每个葬礼都这么温情。”邓颐佳说,她已经见过多次家属在葬礼上打闹的、相互指责的,还有破口大骂苍天的,“走的人已经走了,何不让他们走得安详一些。”面对这些情况,礼仪队员会互相帮助,相互救场。

  面对葬礼,礼仪组的成员有一样的感慨,他们认为,生命有时无法被掌控,但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人生的落幕,在向这个世界告别时,都应该是有尊严的。“一个人不在了,不是安葬就了事,还要郑重地对这个世界说声再见,我们就是替他们说再见的人。”邓颐佳说。

  邓颐佳说,她的姑妈曾经跟她说过,表妹结婚时,不允许她参加,“她怕我会带来晦气,对妹妹不好。可我们同事结婚,还想让我们做主持呢!”提起这件事邓颐佳非常开心,“我们有设备,也有主持团队,一定会将她的婚礼操办得非常完美。”在礼仪组成员的眼中,婚礼、葬礼,出生和死亡,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晦气不晦气,让死者可以向这个世界做最后的道别,让家人送逝去的人们最后一程,难道这个职业不需要有人去做吗?”

  现实问题

  27人的85后团队 谈恋爱大多选同行

  殡仪馆办公室负责人段先生介绍,礼仪组共有27名队员,其中最大的成员为85年出生,“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毕业后便从事这份工作。”段先生说,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殡葬服务专业的只有几所民政大学,主要集中在长沙、济南和武汉,而殡仪馆礼仪组的成员也大多来自这几所高校。

  “我们当年学习的就是这个专业,”提到自己为何报考殡葬类专业,礼仪组组长小蔡有些不好意思,“当时的想法有些幼稚,我是出于好奇才报考的。”小蔡说,报考时,他没有考虑殡葬专业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在我思想意识里,没有觉得人们会对此有避讳。”虽然小蔡的妈妈并不同意,但小蔡还是带着“好奇心”开始了自己的殡葬学习生涯。

  跟小蔡不同,25岁的崔明辉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我热爱播音主持,看到这边招聘司仪,便来报考了。”通过面试的崔明辉顺利当上了葬礼司仪,同样的,这份工作最初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没觉得什么,还觉得我挺伟大的,但我妈会担心我的婚恋问题。”

  小蔡说,礼仪组的成员,大多数都是双职工,小蔡和崔明辉的女朋友是殡仪馆的员工,邓颐佳的男朋友也是。“同龄人觉得我们这份工作神秘,可只有同行才了解我们的辛苦。”小蔡说,这是他们选择同行恋爱的原因。

  在礼仪组的成员看来,葬礼更应该体现温情,无论葬礼上用了什么样的形式,尊重逝者、慰藉生者,都是这个职业不变的根本。 本报记者靳鸽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