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长安城遗址基本情况
汉长安城遗址是西汉都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方向,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汉长安城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兴建长乐宫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在城南开太学等建筑结束。历时近百年,规模始告齐备。建成后的汉长安城共建有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三大宫殿群,另建有桂宫、北宫、明光宫和东市、西市等建筑。全城共建有12个城门,按顺时针方向,东面自北而南为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自东而西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西面自南向北为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面自西而东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
从春秋战国到秦灭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基本完成。但是秦王朝只存在了15年。后来汉承秦制,沿袭了秦以来的郡县制架构和法律、政治、文字的“大一统”局面,实行“重农抑商”的基本经济政策,建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体系。并通过北击匈奴,确立了后来中国疆域的主要轮廓。随着汉文化的发扬光大,周边少数民族被逐渐融合到了华夏民族中,最终演变成了汉族,其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最终被叫做汉语、汉字。汉长安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形成过程,以这里为中心,形成了后世影响深远的郡县制、重农抑商、儒家学说等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因而,汉长城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
各级政府保护汉长安城遗址的探索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以后,汉长安城一直秉承“原状保护”原则,遗址内禁止建高楼、办工厂,不许修建市政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遗址区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遗址区内依然“原地踏步”。遗址区内外群众收入水平差距达到2倍以上。同时,大量流动人口涌入遗址区,使这块不可再生的大遗址面临灭失风险。如何既能有效保护文物又能改善群众生活成了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共同思索的难题。
2009年1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9-2025)》,明确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面积为75.02平方公里;2010年,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框架协议》,将“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重点支持对象。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和陕西“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文物部门“大遗址保护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当地城乡建设、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理念进一步明确。当地的未央区政府一方面积极打击各种盗采文物行为和违法建设,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另一方面自主投资5亿多元,进行力所能及的文物本体保护建设,并与上级政府及文物部门探索治本之策。最终各界达成一致共识:对于这一独一无二的国家大遗址必须采取最高的保护标准——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国家遗址公园。
编辑:周庆辉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