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504敬老爱亲 刘庆仁事迹

来源: 华商网  2013-04-09 15:33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刘庆仁,男,一九四一年出生在佳县南区的一个偏僻山村,家中生活虽然十分贫困,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却深深铭刻在他的心灵中,体现在他的生活中,是践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楷模。

  刘庆仁原是佳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退休已有数年,退休之后曾被陕西师大聘用。然而为了伺候瘫痪的高龄母亲,辞去这份优厚的工作,从大城市回到了农村老家,护理老母三年之久直到八十四岁寿终。在伺候老母期间农村条件差,为了让老人在冬天有个热炕温暖的家,每到秋天,他就上山砍柴,一背一背堆满了院子;为了让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他虚心向婶娘们请教;为了让老人身体舒服,他定期给老人洗头、洗身、洗脚、洗衣服、并学会了简单的针线活;为了种好老人的自留园子,他从老远的地方找水源,担水浇灌;为了让老人有个良好的心态,常给老人讲故事、论家常,打比方、指方向,一切都让老人满意快乐,直到84岁寿终,他的孝心被当地传为佳话,成为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典范。

  老伴从一九九六年以来先后四次脑出血,两次骨折,致使身体瘫痪,不能自理18年之久。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老刘咬紧牙关坚强地挺立起来,撑起这个家,他暗下决心,只要自己能正常行动,必须做到三不让:一不让雇保姆,就靠自己的辛劳,全方位地扛起伺候老伴的重担。病人,特别是瘫痪病人除了医生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伺候者与病人的沟通,现在叫“话疗”。而雇来的保姆很难做到这一点。二不让儿子们为老人多操劳,儿子们都孝顺,而他给儿女们造出空间,让他们好好工作,培养后代。三不让老伴受罪,家中的一切安排都顺应老伴的要求,如做饭、喂饭、吃药、量血压、大小便、按摩、洗拾衣服、洗澡、讲故事、聊天、吹拉弹唱等等。样样都安排的周详,件件落实到位,不能有半点马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轻老伴精神上痛苦,激励他抵抗病魔的毅力和信心。老刘今后的路难以估量有多长,但今后的路走起来会更艰难, 老刘常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敬老敬师敬贤敬业”两句话十六个字为训导,激励自己,增强信心,走出险滩,走向美好的明天。

  老刘孝老爱老的先进事迹,从2006年起,先后在佳县报、佳县电视台、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相继作了报道。201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授予他“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陕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陕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他“陕西省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2011年榆林市人民政府、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他榆林市首届“百名孝亲敬老模范”称号;榆林市“十大孝星”称号;榆林市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12年度“感动榆林”人物。

编辑:陈晨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