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成雅高速雅安东,前往灾区参加救援的军车排起了长队 本报特派雅安记者 宁峰 摄
芦山地震40个小时内,一场涉及37个四川省级部门、救援人数超过2万、近40万辆车辆、80多个民航班次、近500趟专列参与的地震救援,在公共应急体系统一调配下紧急运转起来。经过汶川地震的考验和经验总结,我们在应对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也许是这场灾难过后,唯一让人略感欣慰之处。
应急体系的40小时
这一组数字所呈现的,是芦山地震应急体系运转40小时的一个缩影。
3秒钟,四川省主要领导和应急办人员收到地震信息,获悉震中位置。1分钟,“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发出地震信息。10分钟,四川省地震局将准确的地震级别、破坏烈度、震中经纬度,以短信的方式同时发到包括四川省市相关负责人、国家相关负责人等800多人的手机上。四川省各个政府部门召开紧急会议。
40分钟,四川启动7级地震预案和1级地震应急响应。
1小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地震应急1级响应。5小时,总理李克强和国家地震局、卫计委、发改委、交通部、民政部等人员从北京乘专机飞往灾区。
40小时,四川省民政厅第一批救援物资运抵灾区……
救援部署
4月2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表示,芦山地震救灾已进入“过渡期”。“这意味着芦山地震第一阶段的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四川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骆西宁25日对本报记者说,尽管还存在不足,但整个应急系统的反应及协调工作还是很迅速的,“与5年前汶川地震相比,有了非常大的改进。”
3秒获得准确震中位置
4月20日早上8时02分,骆西宁的手机短信铃声响起,短信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内容显示雅安发生地震,震中位于雅安芦山,成都将有强烈震感。收到短信28秒后,骆西宁的家因在高层开始大幅度摇晃。“后来才知道,地震发生3秒后,减灾研究所就把短信发给我们了。”他说道。意识到情况严重的他从消防安全通道迅速跑到楼下,开车往四川省政府应急办赶去。
这次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多种方式成功发出预警信号。覆盖人群包括:已开通“电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四川汶川、北川县26万电视观众;在微博的20多万粉丝;4000多名手机和计算机地震预警用户;北川中学、成都泡桐树小学等50多所学校8万多名师生。如何让预警信息惠及更多人群,则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10分钟发出详细信息
路上,骆西宁收到地震局短信:“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烈度9.0。”
“收到这条短信的人,包括国家相关负责人、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雅安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共800多人。”四川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处长江小林24日说,这条短信发出是在地震10分钟后。也是在接到短信后,看到震级为7级,四川省卫生厅、交通厅等部门在没有得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召开紧急会议。
按照2012年4月通过的《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省地震台网要在震后15分钟内上报中国地震局。经中国地震局修正后,四川省地震局获得最终地震参数后30分钟内,要通过运营商特殊开辟的应急红线,发到主要负责人手机上。
40分钟开始统一协调救灾
8时30分,江小林赶到四川省地震局参加紧急会议。四川省地震局启动1级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同时向武警四川总队、四川国际地质灾害救援队发出向灾区进发的建议。几乎同时,四川省政府应急办开始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并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汇报情况。“经省委书记王东明和省长魏宏指示,省里启动1级应急响应。”骆西宁说,此时,距地震发生仅40分钟,四川省已开始统一协调救灾。
1小时国家启动一级应急
按照四川省1级应急响应的要求,四川省将灾情上报国务院并抄送中国地震局和民政部,同时通报省内驻军领导机关。
地震发生1小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 级应急响应,救灾指挥系统各相关部门全部到位,民政部连同八个部门的工作组紧急准备赶赴灾区。“这属于国家层面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了。”江小林解释。而与汶川地震不同的是,国务院并没有成立国家级的抗震救灾指挥总部。
5小时国务院总理飞往灾区
事实上,在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前,也就是地震发生仅10分钟,四川武警总队第一支200人的救援队就出发了;其后10分钟,成都军区出动2000人赶往芦山;10点12分,空军机组到达震源地上空……
四川省省长魏宏8时20分即从成都出发,赶往重灾区芦山县宝盛乡,由于山体塌方造成交通中断,魏宏一行弃车步行。而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后5小时,即带领国家地震局、卫计委、发改委、交通部、民政部等人员从北京乘专机飞赴四川。一位接近四川省高层的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李克强在灾区表现的是冷静克制的一面,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震应急的进步。
物资调运
来不及付款 政府打欠条采购物资
“投送救援力量和调运救灾物资速度更加快捷。”在25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这样评价此次救援。不算民间自发募捐的救援物资,在地震发生40小时内,四川省民政厅的第一批救灾物资已经运抵灾区。
首批救援物资的集结
4月22日凌晨,距芦山地震40小时,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首批救援物资抵达灾区,包括:运抵雅安市区的70万平米彩条布、10万支蜡烛,以及运抵此次地震重灾区芦山县大川镇的6000件方便面、2000件饼干、2000件火腿肠。
这批物资,有四川民政厅自己采购的,有国家民政部支援的,也有社会爱心捐赠的。地震之后50多个小时内,民航累计出动飞机飞行80多架次,共空运人员590人,物资100多吨。几乎同一时间段,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开行抗震救灾物资专列457车,运送救灾物资66330件、18003吨。成雅高速公路公司办公室主任宋俊25日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成雅高速作为通往灾区的“生命之路”,免费放行消防、医疗、部队及通信等方面的抗震救灾车33万辆,“其中超三分之一的车辆是运送救灾物资的”。与此同时,整个物流行业几乎都被动员起来,大量快递公司加入免费寄送救援物资的行列。
民政成转运物资中枢
按照1级应急响应的要求,调集救灾物资是地震指挥部的主要职能之一,而落实这项职能的部门甚多,其中民政部门便是转运救灾物资的中枢机构。
“无论是民政系统调拨的,还是政府各部门协调的,或者是民间捐助的物资,大多都要经过民政系统来进行统一协调。”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沈晓莉25日告诉记者,汶川地震时,社会上个人捐助的救灾物资因为信息不匹配等诸多原因,投放缺乏效率,物资既无法按时到达灾区,也无法准确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此次四川省民政厅将各项援助物资汇集到民政厅专门仓库,再统一运送至灾区,由当地统一调配。
“民政厅现在是一个物资调运的应急数据处理中心了。”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罗平恩25日说,民政厅除了接收现场临时捐赠外,还要将各项捐助进行及时汇总及更新,并按照受灾地具体需求情况,做物资调配安排,最后由成都军区后勤物流部队车辆统一运送,保障前线需要。
主动邀纪委介入监管
“如此多的物资,如果民政部门这边一时半会筹集不到,该怎么办?”面对记者的疑惑,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地震后,经信委作为企业运行的管理单位,同样面临救灾物资协调采购任务。“地震事出突然,采购也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这名工作人员说,就是不能及时向企业付款,用写欠条等方式采购。据报道,此次经信委在联系救援物资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让他放心,党什么时候违过约?”这位工作人员说,采取非常规采购,都是靠政府信用,等救援结束后由财政向企业支付。
与非常规采购同时进行的是监管。地震之后第二天,四川省民政厅便下发紧急通知,对救灾资金、物资的接收、管理和使用工作作出明确要求。“此次省民政厅还引入第三方纪委部门监管,这是之前没有的。”沈晓莉说,希望以此达到援助物资管理工作的透明化。
本报特派成都记者 马想斌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