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寺街办大苏村附近,路边的加油点只有七八平方米,工人从油桶中抽取柴油卖给顾客 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4月29日,本报报道了“一群油耗子‘啃噬’环卫车”的事情:西安部分往返垃圾填埋场的环卫清运车司机,偷卖清运车油箱的柴油,甚至在周边催生了一个偷卖油——收油——加价再出售的“地下柴油交易市场”。这些被倒卖的柴油流向了何处,又用在哪里了呢?有知情者反映,它们流向了城西部分“地下加油站”,被低价销售给了货车、渣土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车的车主。
卖油点设备简陋男子在油罐旁抽烟
西安城西王寺街办黄堆村,因靠近三桥西部车城,并处于城乡接合部,每天往来这里的货车、渣土车等非常多。就在黄堆村村道边的一栋民宅里,几年前有人悄悄地搬来了几个大铁罐,并开始私售柴油。“都有七八年了,那个大铁罐最少能装两三吨油,一旦爆炸了怎么办?”村民曹师傅说,因为油卖得便宜,每天买油的人很多,“村里人都知道,但都是邻居不好多说,我们每天都像睡在炸弹边一样”。
4月28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了这个加油点。这户民房极为普通,门口挂着一个黑色墨水写的“润滑油”招牌。记者佯装买油,拎着一个油壶走进这家民房。刚一进门,一股浓烈的汽油味扑鼻而来。民房大约15平方米,被一块木板隔成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有一张床和电视机等简单家具、家电,一名男子正躺在床上抽着烟看着电视。
“老板,买50元的柴油。”记者直奔主题,“现在柴油多少钱?”男子看了看记者,说:“9.3元一公斤。”在木板后边,三个油罐靠着墙放在地上,上面满是乌黑的油污,地面残留着倒油后留下的油迹。油罐旁边,到处都是大的塑料瓶。男子称,这些都是用来给客户盛油用的。他在墙角边一个秤上称了一下记者所拿油壶的重量,将油壶放在油罐的出口处打开龙头开始放油。屋内并没有任何灭火器,设备也极其简陋,储油罐都是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任何消防措施。
距离黄堆村不到一公里的大苏村村内一个主干道旁,也有一家打着“润滑油”招牌的民房。不到8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着十多个铁油桶。店主说,他们除了销售润滑油,“主营业务”还是卖柴油,油都是“收”来的。
油的来源复杂“便宜”是最大卖点
这些民房内的油是从何而来呢?大货车司机李师傅经常在这些打着“润滑油”旗号的“加油站”购油,他说,这些加油点油的来源相当复杂,有一部分是私炼油厂提供的油,还有一部分是公家或私营企业老板雇用的司机偷着抽油卖给他们的。此外,还有少部分是“油耗子”半夜偷长途车辆油箱里的油销赃的。
渣土车司机王师傅也经常在这些“加油站”买油。他说,其实这些加油点的油质并不好,有时车子使用后经常会出现加不上油、无法启动等情况,“主要是便宜而且方便,车在路上没油了,你拎着油壶去正规加油站,人家肯定不给你加么。”
“一般熟人去更便宜,我买的都是8.8元/公斤,他们生意一般都很好。”李师傅说,这些“地下加油站”一天的收入至少在千元以上。采访中发现,这些“地下加油站”普遍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选址多位于居民比较集中的街道;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很少考虑安全间距、消防设施等;囤油的铁皮桶都暴露在外,加油时有的用管子抽,有的直接装漏斗倒,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的“地下加油站”和正规加油站相比,到底能省多少钱呢?货车车主王师傅也曾在这样的“地下加油站”加过油,昨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王师傅开的是半挂车,油箱能盛200多升柴油,按照目前6.76元/升的0柴油价格计算,在正规加油站就得花1400元左右的油费。而在“地下加油站”加油的话,每升能节省0.5元,那么一箱油就能节省100多元。“我的半挂车每百里耗油20升左右,基本一天就得加一次油。”王师傅说,如果都在“地下加油站”加油,每月就能节省3000多元的油费。
涉嫌违法经营成品油
工商将进行取缔
记者从西安市工商局了解到,根据《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营者申请从事成品油零售经营业务,需经过严格审批。经营者不仅需具有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还需经规划、消防、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层层审批,并需获得省级经贸委颁发的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获工商、税务审批,方可开办加油站。
“这些‘加油站’显然不符合条件,是典型的违法经营成品油行为。”4月29日,西安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这种行为也严重扰乱了正常成品油的经营秩序,他们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非法加油点进行取缔。如果市民发现“地下加油点”,也可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他们将及时调查并严厉查处。 本报记者周金柱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