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娃喜荤厌素爱吃辣子 家长称孩子吃得多就高兴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5-06 05:36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根据北京“中小学生健康指引”,本报记者邀请西安营养学会营养师,对小学生一日食物量标准中涉及的八种营养物质逐一进行了分析。

  西安作为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城市,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吃,营养才能更均衡呢?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超六成为“小眼镜”、超两成为“小胖墩”。为此,北京市卫生局在全国首发《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下称健康指引),首次公布了中小学生生活各个环节的“健康指标”,小学生人均每日肉食摄入量不应超过1个小鸡腿。昨日,记者邀请营养专家分析,这份“健康指引”西安是否适用?并采访多位家长了解孩子的日常饮食情况。

  “北京食谱”西安适用吗?

  有参考价值但不能照搬

  西安营养学会高级营养师王玺看了之后表示,这份健康指引非常有参考价值,比较科学合理。目前,西安市尚没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健康饮食指引,行业内普遍应用的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有涉及到青少年的部分,但内容比较概化。

  北京的这份健康指引里提到的小学生每日食物量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标准并不是每天一定要达到的标准,应是连续几天饮食平均下来的结果,市民可比对孩子7-10天的饮食来判断,您的孩子吃对了吗?另外,其中第三项所指的“牛奶或豆浆300毫升”并不准确,不能照搬。她表示,在孩子的每日饮食中,奶类是必须食物来源,豆浆并不能替代牛奶。

  西安娃爱吃啥?

  家长说“喜荤厌素”“爱吃辣子”

  “我家孩子吃饭是无肉不欢,但一看到蔬菜就难以下咽。”家住西安西门外的李女士说,她从来没有按照什么健康食谱给孩子做饭,大多时候凭的是口感,孩子爱吃什么做什么。也就是说,只要孩子吃得多她就高兴。

  而家住西安市高新区的吕先生,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也是“喜荤厌素”。为保证他每周的蔬菜摄入量,吕先生每周吃一次菜饺子,或者做成蔬菜丁,拌在饭或粥里,半哄半“送”进孩子嘴里。

  平时给孩子做饭会用菜谱吗?吕先生说,通常不会刻意用菜谱,但会留心每周的食物构成,比如每周一定会做两次鱼,每天午饭至少一个素菜一个荤菜,而孩子每天的早餐“蛋奶”是必须的,“但谁家做饭能把各种营养构成精准到克呢?”

  “有次我参加儿子的运动会,中午帮小朋友们去打饭时发现,很多小男孩吃羊肉泡馍一碗吃不饱,而且一碗辣椒酱不一会儿就被抢光了。”除吕先生外,记者采访的多位家长均表示,西安很多小孩从小就爱吃辣子和面食,希望相关部门能根据陕西饮食习惯也为中小学生出台相关“健康指引”。

  调查

  孩子在学校吃,营养跟得上吗?

  记者随机抽取西安市两家小学的食谱请专家点评

  “蛋白质分布不均衡 主食吃得太精细”

  家住西安市城东的杜先生说,他和爱人忙于工作,上小学的儿子几乎一天三顿都在外面吃,早餐是路边买的,午餐和晚饭在托管班解决,长期下去,他也担心孩子营养是否跟得上。像杜先生的孩子一样,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午餐或晚餐都在学校或托管班吃,记者随机抽取城区和城南两所小学本周的午餐食谱,邀请营养专家进行分析。

  城区一小学本周食谱

  周一:家常臊子面、土豆、大肉、芹菜、香菇、老豆腐等

  周二:米饭、火腿冬瓜条、花白粉条、鱼香肉丝、西红柿鸡蛋汤

  周三:大肉泡馍、大肉、粉丝、青菜、木耳、香菜等

  周四:米饭、小酥肉、芹菜肉丝、麻婆豆腐、冬瓜虾皮汤

  周五:芝麻花卷、土豆炒肉丝、紫菜黄瓜蛋花汤

  南郊一小学本周食谱

  周一:蒸馍、肉丸胡辣汤

  周二:米饭、面筋烧肉、菜花炒火腿、青菜烧腐竹、熘小豆芽、西红柿菜汤

  周三:什锦麻食、芝麻大饼

  周四:米饭、鱼香肉丝、芹菜炒粉条、黄金南瓜饼、麻辣豆腐、青菜豆腐汤

  周五:荷叶饼夹粉蒸肉、特色大烩菜

  西安营养学会高级营养师刘凯宁表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每顿餐里都应摄入的营养物质,这两份食谱基本上合理,符合北京发布的“健康指引”中的饮食建议,但是也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这两份食谱中都存在蛋白质摄入不均衡的问题,周二和周四蛋白质“集中消费”,有肉丝、火腿、鸡蛋、肉,而剩下几天却难以见到。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豆制品和肉,建议学校在制作食谱时,将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在一周午餐做调整,达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的均衡。

  其次,两份食谱的主食都太精细了,应该增加比如包谷糁、小米、糙米等膳食纤维的摄入;第三,从一周午餐食物来看,食谱里还需增加绿叶蔬菜和动物内脏、血制品的摄入量。

  分析

  小学生一日食物量该怎么安排?

  “健康指引”中的食物,按照摄入的必要性,能否排序呢?西安营养学会高级营养师李翔表示,这些食物不能用必需性来排序,因为每种食物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缺一不可的,区别在于每种食物每日需要量的不同。

  主食

  米面与杂粮350g-400g

  人体能量主要来源,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如摄入不足,会使孩子身体乏力;摄入过量,转化为脂肪,增加成年后慢性病发病率。

  鱼蛋禽

  鸡蛋1至2个;鸡鸭鱼肉100至175克

  鱼禽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

  如摄入不足,会引起孩子免疫力低下和生长发育不足;摄入过多,则会造成孩子肾脏负担。

  豆、乳制品

  牛奶或豆浆300毫升;大豆及其制品30至50g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饮奶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摄入不足,会使孩子个子长不高;摄入过量则会增加孩子肾脏负担。

  蔬果

  新鲜蔬菜300g;水果200g

  蔬菜水果能量低,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可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

  摄入不足,会导致孩子便秘;摄入过量则会导致其他营养摄入不足。

  油类

  食用油25g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

  资料来源:《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

  链接

  南京有望出台

  “标准菜谱”

  “我们不仅希望孩子要吃饱,还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所以会出台南京学生午餐管理的相应办法,届时学生‘同吃一锅饭’有望成为现实。”一位南京市教育界人士称,目前南京已经着手研究,有望出台“标准菜谱”。

  据介绍,比如学生每天的营养标准通过营养学家制定的营养菜谱进行量化,出炉多种餐谱,进行成本核算,供学校选择。这样就能确保学生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有营养。

  据《扬子晚报》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段晓宁 采写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