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下雨天,老人们去挑水的确有点力不从心本报记者李赢摄
蓝田县三官庙镇里峪湾村村民在村中一处水井提水,虽然水是混浊的,但喝水做饭还得靠它 本报记者李赢摄
村民们或挑或扛或推独轮车,在一个窄小的方形露天井口旁泥泞不堪的小路上排着长队,队伍中有不少花甲老人。77岁的老汉赵玉宽也推着独轮车来到距家三四百米远的水井取水。
这里是蓝田县三官庙镇里峪湾村,虽然几年前村里已安装了自来水设备,可很多村民每天还是要去村里唯一的露天水井挑水,最远的村民取水要走五百多米。今年由于雨水少,吃水问题成了数百村民的头等大事。
取的水只能做饭洗衣服是奢望,更别说洗澡
蓝田县三官庙镇里峪湾村由8个自然小组组成,这里因为缺水,人们的吃用水都靠雨水和泉水。
昨日中午,这个村的三组和四组附近,77岁的老汉赵玉宽推着独轮车拉水,“家里老伴身体不好,取水时曾摔过几次,我自己也只能一次推小半桶,来回往返。”而已经82岁的王芝芳说,她的亲属不在身边,每天吃用的水都要靠自己用小桶到几百米外的井边去提。“一般都是起大早排队取水,今天是因为下雨,大家都来晚了。”三组组长张瑞鱼说,村里年轻人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在取水现场,井里的水质浑浊,初步预测水深约两米,里面有一些杂物,还有青蛙栖息,有村民说,几年前曾做过检测,说井水有问题,还进行过净化。
村民说,取水经过沉淀后用于饮水和做饭,用于洗衣服是奢望,更别说洗澡,“年轻人是过段时间到县里洗澡,我们这些人基本不洗澡。”年过六旬的伍占志说。
4个村民小组近700人严重缺水
在该村多处都有水塔等储水设备,每户都有自来水龙头,可就是没水,村民说那设备是几年前建的。
有村民说,县水务部门曾在三官庙村建了水站,并在每家每户铺设了管道,安上了水龙头,但不久就停止供水了,“我们多次找水务局,但解决不了。”
也有个别村民到外面去拉水,有时会受人之托帮人拉水,但收取油费、运费等开支,“2吨水卖到45块,比城市用水贵多了。”2012年夏天,有村民向媒体反映,“报道后,供了10天的水又停了。”
“2008年以前有井水,2008年5月后,井水也很少了。”村民庞师傅说,后来镇上搞了饮水工程,但没用多长时间,就再也不出水了。
里峪湾村党支部书记蒋有社说,村里有近1600人,村民都在各自家里修建了水窖,每户村民家里的水窖入口处都有根管子接到房顶的下水管,“可以把雨水存到水窖里,就不用买水了。”村里目前缺水最严重的涉及4个村民小组近700人。
村民希望把饮水工程变成真正的惠民工程
“不存在水压不够一说,里峪湾村管道没水是因为他们不缴水费,水站停水了。”昨日下午,蓝田县水务局水管科一名白姓工作人员说,里峪湾村的饮水工程是2008年修建的,工程区域包括三官庙村、冯岭村和里峪湾村,当时部分施工经费是村民自筹。建设方在三官庙村打了300余米深的深井,每小时可有20吨供水量,完全够村民每天的用水。只是后来里峪湾村水费收不上来,才停止供应,“去年还在供水,水费是我们科长垫付的。”他拿出一张“2012年6月30日”打印的电费缴费收据,上面金额为5947.41元。他说这是去年夏天供水10天的费用,是水管科科长个人垫付的。“现在的管道是好的,村民只要缴水费就能供水。”
对此,里峪湾村村民庞先生说,因为不能正常供应,他们没缴水费。“饮水工程是摆设,只希望能把摆设变成真正惠民的工程。”
本报记者杨德合实习生李哲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