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7时30分,西安市质监和公安人员联合执法,再次查封了已查封过一次的黑作坊 本报记者 李晖 摄
警方缴获了300多个白酒销售“专供章” 本报记者 赵航 摄
“假羊肉”、“毒生姜”事件屡见报端后,本报报道组展开调查,通过连续多日的蹲守,记者掌握信息:西安城东黄家坡村黑作坊盛行。
黄家坡村东临幸福中路,西靠沁水路,村内甲字32号院曾“声名远播”。本报2012年6月14日曾报道的“日产2000斤假羊血黑作坊”就位于该地。时过境迁,这里的黑作坊再次卷土重来。昨日,记者设法进入院内,发现其中藏匿三个黑作坊,其中一个竟明目张胆地将封条撕掉,继续生产。
豆腐作坊桌台及设备上爬满苍蝇
昨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黄家坡村甲字32号院,这里非常安静。看见有陌生人靠近,房间内的工人有所警觉,停下手上的活,围过来查问。记者以等待房东租房的名义,与工人攀谈起来,并跟随他走进房屋内。
这是个三间房子组成的简易豆制品加工作坊,作坊里间是工人们睡觉吃饭的地方,几个人吃住都挤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另一间房子当做仓库使用,里面堆积了好几袋黄豆。
作坊外面的空地是作坊的制作间和厨房,吃饭用的盆子与制作豆腐使用的器皿都混杂在一起,车间屋顶蜘蛛网密布,生产设备也都是脏兮兮的。车间窗户没有任何防蝇设施,大量苍蝇飞入车间,在晾晒的豆腐皮和切割豆腐皮的桌台及设备上都爬满苍蝇。
地面上堆放着三大盆黄豆,水里飘着一些杂质,一股酸霉味刺鼻而来,地上满是黄黑色的污水。做饭的桌子上布满污迹,上面放着一口冒着热气的黑锅,底下的液化气罐裸露在外面,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一名青年男子踩着脚下的污水,赤手侧身将一张白豆腐皮放入锅内,晃了两下拿出后,就摊开晾晒。晾衣竿上袜子、裤子与部分白布混杂在一起晾晒,据工人介绍,白布是过滤豆腐渣的滤布。
被查封后“躲过风头后继续开工”
在作坊制作间的墙面上挂着一个醒目的封条,上面写着“质量技术监督局封”等字样。“前几天,质监部门过来检查,查处作坊无证无照,就贴上封条,要求停工。等他们走后,我们自己撕下来,照样开工。”工人说,这是老套路,相关部门检查一下,然后随便处罚一下,躲过风头后,继续开工。
据介绍,他们父子三人姓张,是山东省菏泽市人,来这里专做豆制品生意,他们买来黄豆自己加工,再运送到市场上卖。以前是在辛家庙综合市场卖,现在在西安交通大学附近卖,他们已经形成加工、运输、售卖的体系。
张师傅说,他们每天早上4时起来做些豆制品,在早市上卖,下午1时再做一次,供给晚市卖,一天下来能赚上个几百元。“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进正规的菜市场,只能在蔬菜早市卖,或者向饭店提供,他们不会索要正规执照、证件。”
凉粉作坊地面黑水插不进脚
在该院内,与豆制品作坊紧挨着一家腐竹作坊。透过半掩着的大门望去,用雨棚布搭了一个棚子,下面就放着几个用来拌料的大桶,现场污水横流,苍蝇飞舞,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
再往里侧则是一家凉粉作坊,十余个塑料盆摆放在地上,盆内盆外均沾满污渍。在屋内摆放了几十盆已经做好的凉粉成品。在加工间,几口缸内还有一些豆渣以及泡好的豆子,加工间内满是黑水的地面让人插不进脚。该凉粉加工间,杂物、个人物品和直接进口的食物混放,没有防鼠、防尘设施,因为老板不在,加工人员也无法供给任何证照以及原料进货台账等。
日前,西安质监灞桥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媒体曝光的十里铺黄家坡村甲字32号院内的3家小作坊进行了查处。这3家小作坊均未进行小作坊登记备案,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涉嫌无证生产,执法人员依法查封了这3家小作坊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场所,并当场责令其停止生产加工活动。
西安食品小作坊超3000家
记者随后将暗访的情况反映至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灞桥分局。昨日傍晚6时,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灞桥分局执法人员联合公安灞桥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对黄家坡村甲字32号进行了详细检查。经过调查,情况属实。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灞桥分局当即责令三个小作坊立即停止生产加工活动,并对生产加工设备进行查封。鉴于作坊工作人员私自撕扯封条的行为,公安灞桥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已将三个小作坊的工作人员带回询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安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超过3000余家,呈现多、小、散、乱、差等现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本报记者李浩
“狠话”之后盼“重拳”
“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要让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提及“掺假羊肉”、“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时作如上表示。李克强的严厉表述,传递了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治乱的决心:餐桌安全已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中国最高司法机关日前高调发布了司法解释,要求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从严量刑,进一步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食品安全的确是“天大的事”,当下,非重拳、重典不足以治乱。 新华
国务院食安办:加大举报奖金兑现力度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全面加强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特别是对有非法制售窝点、企业而未能及时排查取缔的,要严格倒查追究属地管理责任。
通知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利用好已建立的有奖举报制度,加大奖金兑现力度并确保兑现及时、便捷,完善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充分调动群众举报违法违规问题的积极性。
国家食药监总局:让谋财害命者人头落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昨日召开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划财务司负责人王小岩指出,目前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要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
王小岩称,近年的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事件危害较大,我国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国家因此明确提出要将严惩重处作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重拳出击,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中新
假酒团伙“反侦查”出门要先确认无人跟踪
“黄某很狡猾,有反侦查能力。”近日,西安经开警方破获一起制造假酒案,涉案金额达700万元。办案民警说,每次犯罪嫌疑人黄某从家里开车出来后,走出50米或100米,只要有路口,他就会拐弯,停车,然后歇上20分钟,看到无人跟踪,然后继续走。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排、跟踪,民警发现黄某的造假窝点不止一处,且将一些箱子、原材料、白酒等分开存放在三四个村子里,每个村子租一处房子。5月6日晚10时许,黄某吃完晚饭后,和小舅子开着微型面包车进入到一处民房,然后将门反锁搬货。等他们出来时,民警将其抓获,现场查获已勾兑和包装好的西凤6年、西凤15年、西凤国花瓷、五粮液、剑南春、国窖1573等数十箱假冒名酒,共500多瓶,并查处各种名酒的标签、包装、瓶子近3万套,涉案金额达700多万元。在民房中,民警还发现了他们灌装的工具、瓶盖及防伪标签等,还有300多个“销售白酒专供的公章”。
根据黄某供述,民警先后抓获黄某妻子等8人,目前5人被依法刑拘。据警方调查,黄某今年48岁,河南人,无业,从2012年5月份开始至今,他和妻子、小舅子等人开始从事勾兑假冒名牌高档白酒,然后向外批发。他们从外地购买了沱牌、尖庄、四川老窖、洋河大曲等品牌的低档酒,然后从废品回收站买来高档酒瓶、制作外包装,将只有几元钱、十几元钱的白酒,摇身一变就成了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白酒,销售了三四百箱,并从中牟取暴利。
经查,他们将这些假冒的西凤、五粮液等白酒勾兑好后,销往西安、榆林、延安、渭南、宝鸡,还有山西等地。
本报记者刘立春
■相关新闻
卫计委拟建食品标准司
记者日前获悉,卫生计生委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卫生计生委拟设21个司局,主要领导“一正九副”,成为一个编制在500人左右的部门。目前,卫生计生委新任领导成员的具体分工、分管部门尚未明确。据了解,原卫生部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或将一分为二,分别成立食品安全标准司和综合执法部门,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
据《法制晚报》
拨88880000 举报食品问题
省公安厅确定24小时举报热线,欢迎市民举报,并鼓励各地市民向当地警方报警。
华商报也开通食品安全举报热线029-88880000,接到举报后记者将暗访调查,并通报公安机关及时查处。
举报途径:
电话
029-86166850(24小时)
029-86166772(工作日)
邮箱shanxizhengzhi@163.com
微博@陕西治安
新浪http://weibo.com/2456425060
腾讯http://t.qq.com/shanxizhengzhi
举报信
接收单位:陕西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西安市北二环与朱宏路十字东北角
邮编:710006
编辑:白玫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