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时期砖室夫妻合葬墓,在东、西两室之间有一个方形孔道,其目的多在于夫妻死后仍能灵魂相通。
北朝时期夫妻合葬墓中出土的文物有铜镯、玉剑彘、簪、坠,水晶饰件、鎏金铜铺首等。
出土的陶壶、陶盆、陶盒、陶豆等。
玉剑彘
经过近一个月考古发掘,此前在武清城区附近发现的汉墓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除开始发现的9座砖室墓外,又新发现土坑墓一座,墓葬年代涵盖了西汉、东汉及北朝时期,时间跨越达七八百年历史。这批墓葬虽盗扰严重,但仍出土了玉、水晶、铜、鎏金、陶器等不同质地文物近百件。其中一座东汉合葬墓中砖、瓦“混搭”的构筑方式,以及墓室之间采用孔道“联通”的葬制习俗,为天津同期考古中首见。
10座墓葬跨越700余年历史
在能源站施工现场的正前方,7座已经挖掘的古墓被单独围了起来。靠东的5座比较集中,为东汉时期;西侧两座为北朝时期;在西侧更远处,还有另外3座,分别为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墓葬。“包括6座单室墓、4座双室墓,其中,可以确认为夫妻合葬墓的墓葬有3个,此外,还包括1座儿童墓葬,”项目负责人相军说,“这批墓葬盗扰比较严重,但还是出土了近百件文物,主要为陶器。”
“我们在天津蓟县、静海、宝坻等地发掘出土过汉墓群,但在武清城区还是首次发现。”相军说,此次考古发现的10座古代墓葬,涵盖两汉至北朝700余年的历史,结合以往在大南宫墓群、大张庄的零星考古发现与近年来考古调查的新成果,说明在武清城区的西北,龙河与北京排污河以南一带,即现武清开发区的大部分地区,至少自战国以来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生存,“并且人口延续不断,生活比较殷实,才留下了丰富的古代遗存。”
玉剑彘出土价值较高 天津出土很少
“这批文物中,比较有价值的,应该是从一座北朝的合葬墓内发掘出的玉剑彘。”相军手上的玉剑彘约有5厘米长,两厘米宽,“玉剑彘是古代剑上的配饰,在天津出土很少,而且,这块玉的玉质很好,还有谷纹装饰,可惜在下葬的时候略有残损了。”
相军说,这座合葬古墓保存较好,共出土了9件文物,包括玉剑彘、残损玉簪、玉坠、水晶配件、鎏金铜铺首、夹砂灰陶罐、夹砂灰陶壶及一对铜手镯。“手镯是戴在女尸双臂上的,其他几件饰物都摆放在墓主人头边,应该是墓主人的心爱之物,而随葬的陶罐被损毁了,颈部已经没有了。”相军表示,根据陪葬品的情况看,墓主人应该是当时的殷实之家。
同时,相军表示,这座古墓呈“梯形”的平面形制以及随葬品具有“毁器”特征的随葬习俗,透露出墓主人的身份很可能与我国古代鲜卑族有关,“此前,天津发现的北朝时期墓葬寥寥无几,而且随葬品匮乏。这次发掘的墓葬,无论从形制还是随葬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文化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在唯一的西汉墓葬中,出土了陶壶、陶盒、陶罐、陶豆等明器及五铢钱20余枚,其中,“陶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并不多见。”
此外,编号为M7的东汉墓葬虽然为夫妻合葬墓,但墓葬西室墓壁与墓底均为青砖垒砌,而东室采用板瓦铺砌墓底。同时,东室墓葬尸骨保存完好,西室墓葬尸骨则有明显迁葬痕迹。而且,东、西室墓底水平高度也不一致。相军说,这个墓葬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在东、西两室之间有一个方形孔道,目的是方便夫妻死后仍能进行交流。“这种砖、瓦‘混搭’的构筑方式,以及墓室之间采用孔道‘联通’的葬制习俗,在以往天津地区的同期考古中从未出现过,填补了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空白。”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