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浐灞生态区以生态建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2013-06-05 10:1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已完成排污口封堵2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浐河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开放……”一系列的治污减霾措施,让浐灞生态区成为西安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域之一。

  浐灞生态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将生态建设与治污减霾有机结合,构建有利于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体系,并通过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治污减霾新途径。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自4月28日开园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其特有的生态涵养功能更是对我市治污减霾工作的有力补充。根据西安市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自4月28日湿地公园开放至今,浐灞生态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全市平均多出4天,是西安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最好的区域之一。湿地公园水系从灞河引水,经沉沙池、功能湿地净化、水生植物自然降解后回到灞河,日引水量近8万方,是灞河的“生态肾”。监测数据显示,湿地公园进水口水质为地表劣Ⅳ类,出水口水质为地表Ⅲ类,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60.5%、90.5%和88.2%。

  环保部门表示,湿地公园对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和净化涵养水源的显著作用表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涵养功能是做好治污减霾工作的重要基础,这不仅拓展丰富了我市治污减霾工作思路和方法,也生动诠释了“八水润西安”战略对“润”字的定义和要求,值得推广借鉴。

  据悉,按照全市治污减霾工作要求,浐灞生态区制定了治污减霾年度工作目标,在水环境方面,将通过水污染综合治理,基本消除污水直排河道现象,所有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到2013年底,浐、灞河生态区段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的Ⅳ类标准,灞河入渭监测断面水质较2012年有明显改善,浐河城市段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初具形象,雁鸣湖、世博园、湿地公园等重要景观水体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

  目前,浐灞生态区各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已完成排污口封堵2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拆除燃煤锅炉7台,硬化道路9条,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提前完成治污减霾“双过半”任务。

  下一步,浐灞生态区将依托区内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全方位的再生水综合利用系统,使再生水在区内绿化养护、道路保洁、车辆清洗、建筑施工、景观补水等领域得到充分使用,促进城市再生水的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确保年中水使用量增长20%以上。预计5年内,辖区将实现全方位中水管网体系,包括公共厕所、洗车、绿化冲洒等全部使用中水。

编辑:冉旭东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