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民警牵着防暴犬跑进超市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 李晖 摄
因为在超市购买的肉制品吃坏了肚子,且对超市的答复不满意,一男子昨日打电话谎称超市有“炸弹”。
正购物 听到暂停营业通知
昨日中午12时,城南一家大型购物超市门前20米处,民警已拉起了警戒线,禁止市民靠近。超市门前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线路检修,暂停营业”。附近的多家商户也纷纷关门撤离现场。“趁着休假来超市购物呢,怎么关门了?什么时候开门呀?”不少前来购物的市民,不解地互相询问着,“是办案,还是演练?”
“当时我正在超市购物,突然听到广播说超市暂停营业,所有商品暂停出售,希望广大顾客配合离开超市。”事发时正在超市内排队等待结算的张女士说,“我打算买的商品被要求放在指定地方,不能带出超市。清场的时候顾客不算太多,秩序还算比较有序。”
警方证实是男子恶意报复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超市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昨日上午11时20分许,店长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他说超市里面有炸弹,我们赶紧启动紧急预案,对超市内的顾客和工作人员分批疏散”。记者从警方处证实了该负责人的说法。接到报警后,西安市公安局危爆科、公安高新分局巡警大队、治安大队、刑侦大队、高新路派出所的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拉起警戒线。中午12时30分许,民警带领两只防暴犬进入现场。
“已和谎称有炸弹的男子取得联系,对方称一周前在该超市购买了肉制品,回家食用后吃坏了肚子,和超市协商未能得到满意答复,想出出气便谎称超市有炸弹。”现场的警方指挥说,“目前还需要防暴犬对超市每一个角落排查完,确定超市安全后才能恢复营业。”
下午2时30分许,警方对超市的全面排查完毕,并未发现可疑爆炸物,在确认安全后,解除了警戒,超市恢复正常营业。据民警介绍,从口音分辨,打电话的应是个中年男子,目前已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定位,正在抓捕。截至今日凌晨发稿时,该男子还未归案。
律师:该行为已触犯刑法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有超市、机场接到电话谎称有炸弹。这些人往往都是因为和对方出现纠纷,负气之下想报复便谎称有炸弹。如2012年福州梁某以张某的名义先后向榕城某超市官方网站发送信息,称在该超市安放了数枚炸弹,后被证实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最终法院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梁某有期徒刑5年,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梁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6000元。2012年青岛市柳某通过网络电话拨打青岛一家大酒店的电话,谎称其在酒店的客房内安装了一枚定时炸弹,后被证实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最终法院一审判决柳某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张兴茂律师说,该男子的行为已触犯刑法,属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它的处罚是比较严厉的,构成这个犯罪要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说造成很大的损失,可以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记者了解到,本月初最高检作出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通知。 本报记者谢涛
编辑:李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