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老汉捡到钱包很“受伤” 失主连发短信询问未言谢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6-14 05:0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漫画/张永文

  老李64岁了,眼神不好,发短信很费劲。他有些想不通,大学生失主向他取回钱包时,只用短信交流不说,连个“谢”字也不提。

  “我想着娃肯定可着急了,这些证要是重新办多麻烦”

  老李的老家在西安长安区农村,在西安劳动南路一家单位干门卫的活。6月12日下午5时许,他上班后,发现门口不远处一个隐蔽的角落躺着一个钱包。

  老李捡起来一看,里面有一张身份证、一个听课证、三四张银行卡。一看身份证,此人姓刘,1991年出生,今年22岁。“我想应该是个学生,可能是小偷把钱掏走后,把钱包扔这了。”老李当时猜想。

  “我想着娃肯定可着急了,这些证要是重新办多麻烦,我就赶紧想办法找他。”昨日,老李说,幸亏听课证上有电话,打过去后,是一位老师接的电话。“老师说,下班后会查资料联系小刘,然后留了我的电话。”

  每天到晚上10点,老李习惯关手机。当晚一直等到10点,也没见失主打过来电话,老李嘀咕:“这娃就不着急?”然后关机睡觉。

  失主大学生只发短信,老李发短信实在太费劲,有点气愤

  昨日一早,老李开机,收到一条短信,一看,是12日晚10点后发的,正是失主小刘发来的。

  “你好:是你捡到我钱包了吗?”老李回复:“是的。”

  手机又响,“什么时候能取?”这时,老李生气了。“这孩子怎么就不打电话过来问呢?感觉他一点也不着急,也不太礼貌。再说,我眼神不好,发一条短信实在太费劲了!”老李说。

  原本想给小刘打电话过去算了,但越想越生气,“我才不!爱短信就短信!”于是,老李回复:“白天啥时都可以。”

  手机又响,“我到什么地方找你?”老李忍不住了,发短信:“你要是认为我是诈骗,你就不要给我发短信了,没见过你这种年轻人。”

  片刻,小刘回信:“我没有把你当诈骗犯啊,你误会了……”

  “我想着,失主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很着急地给我打电话,至少说声‘谢谢’,没想到他一直用短信,还一直问我这,问我那,我就感觉他在防备我,怕我要敲诈他。”老李说,他当时特别感慨,“现在这社会是怎么了?人与人之间怎么变成这样了?这个学生让我很心凉,以后人生路途中还会遇到更多受人恩惠的事,如果都不在意,会影响以后的路的。”

  失主说可能是因为忙,忘了说“谢谢”,真的没多想

  一个多小时后,小刘的爸爸打来电话,并取走钱包。“他爸倒是挺好,一直说太感谢我了,幸亏我捡到了,还硬塞给我200元钱,说这是心意,我怎么拒绝都不行。”老李说。“我又想,小刘让他爸来,是不是还是在防备我,他自己不敢来,怕发生什么意外?”老李说。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失主小刘,他是西安某高校大三学生。

  “11日,我钱包丢了,然后我就赶紧挂失所有的卡和证,马上要去派出所补办身份证,所以当时心里不是很着急了,正好12日一直在上课,一直忙到很晚,晚上10点20分左右,我打了两次电话给爷爷,但他关机了,所以我就发了短信。”

  “早上,我看到爷爷给我回复了,我没多想,就顺着用短信聊了,真没有防备心理。”昨日,小刘说,可能是因为忙,忘了说“谢谢”了,真的没多想。“没想到伤害到爷爷了,我回头会给爷爷打电话,补说‘谢谢’。”

  “我没想到爷爷发短信会这么费劲,再加上可能因为我们平时习惯用短信、QQ之类的聊天,事情就搞成这样了。”小刘说,因为他在长安校区,离市区远,爸爸在市区,就让爸爸取钱包去了。

  社区记者任婷

  记者手记

  这件事,虽然中间有些小误会,但一句“谢谢”最好还是不要落下,即使就在短信里说。一位老者尚能如此用心帮助别人,年轻的小刘还未步入社会,就更应该多学学多讲讲这些最起码的礼节,至少在做事时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感受。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