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村中的这棵大皂角树中间已成空洞,据说有上千年历史
司马村是长安少陵原上一个古老的村落,村东有汉宣帝许皇后陵,即少陵,少陵原便因此陵而得名。司马村西村有唐代长安杜氏家族墓,著名宰相杜如晦、杜佑,晚唐诗人杜牧等均埋葬于此。
村中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从西安沿雁引路向东南走,过了大兆街道不远就是司马村。司马村属长安区大兆街道,而大兆在西安的方言中被读作“代”兆,所以很多外地人初到这里,很容易寻错地方。大兆街道位于少陵原的最高处,地势高出西安市中心50~100米,海拔在400~650米之间,堪称是西安东南台塬地带的至高地。自古,少陵原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了许多长安名村,而司马村就是其中一个古老的村庄。
南宋郑樵在《通志》中记载:“少陵原,乃樊川北原,自司马村起,至何将军山林而尽,其高三百尺”。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用司马村的位置来描述少陵原的走势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天的司马村还有一棵巨大的皂角树,村民告诉记者,这棵古树是村中老户关家的私产,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村中过去还有3座古砖塔,其历史已无法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唐代,司马村已经小有名气了,因为当时很多的碑刻、方志中都出现司马村这个名字。
“司马”本是官职名称,西周时始设,负责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为将军之号,隋代以后,便不再设大司马,从司马这一官职中,又演化出了司马复姓。众所周知,我国的许多村落名称都是因姓氏而来,常以村中早期住户姓氏或是村中人口最多的姓氏而命名,司马村会不会也是因司马复姓而得名?
司马村党支部书记关玉文告诉记者,司马村分为司马东村、司马西村两个自然村,共有2400多人,400多户。司马东村居住着张姓、关姓两大姓氏,他们是村中最古老的姓氏,据说张姓是汉武帝时名臣张汤的后人,司马西村的姓氏则较多,有行姓、李姓等,多是从外地逐渐迁来的。关玉文说:“在司马村的许多姓氏中,唯独没有‘司马’一姓,小时候我也没听老人提起过村中有人姓司马。”那么司马村的得名,就很可能与司马这一官职有关。
记者走访今天的司马村,有关本村的来历,村人中流传着多种版本的说法。有村民告诉记者,西汉时的大司马霍光曾在此居住,这里因此得名,还有人说霍光并未在此居住,而仅是来过这里。霍光确为西汉时的大司马,但其生前是否在此居住或逗留,已不得而知。
另一个有关司马村来历的说法,则与长眠在司马村东村的汉宣帝第一位皇后许平君有关。相传许皇后葬在此地后,许氏一族迁于此居住,其族人中有人获封“司马”,其居住地便得名司马村。不论是有关大司马霍光的传说,还是许氏一族住地的说法,都将司马村的肇始溯源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编辑:李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