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网络热销“实习证明”折射出的真问题

来源: 三秦都市报  2013-07-16 08:3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有困难就有商机,既然有代考的“枪手”,就有花钱招人做作业的“作业君”,既然许多人为一张实习证明发愁,网络淘宝应运而生,10元钱就可以买到一份“实习证明”。记者报道称,有学生表示,三种情形不愿实习,一是考研无暇,二是觉得学不到东西,三是偷懒。有学校表示,实习证明造假,一旦发现将予严处。

  确切说,上述所言的不愿实习的三种情形并不充分。真正的实习俨然已经市场化,更多的学生谋求实习的机会而不得,与其说是不愿实习,毋宁说是很难找到实习的机会。特别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招聘时动辄表示“有两年工作经验”,迫使许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四处托关系谋求实习的机会,实习往往成了连通就业的“捷径”。事实上,岗位的有限和竞争的激烈注定不可能满足这种实习要求,实习无着落,实习证明就无从开具。其实,实习作为大学生从专业角度与社会的沟通,应该回归本来的面目,学校在对学生的实习上,不应只认一纸实习证明,而应加强管理,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谋求高质量实习效果的同时,积极回访也是主动防范的措施之一,而不应对实习造假视而不见。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