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河南回应“尿不湿法官”作秀 实属无奈之举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2013-07-16 09:3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法官亚健康人数逾五成

  “尿不湿法官”可能不知道,他的辛酸故事一直在刺痛着张立勇院长。

  作为省高院院长,他深深地爱着这支队伍,一直在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此之前,2008年11月3日上午,36岁的扶沟县人民法院城郊法庭庭长左青云在办公室做了4个多小时的调解工作,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张立勇去看望左青云时,含泪拉着他的手说:“正是有了像你这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法官,我们法院的形象才很好地树立起来。你要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法院需要你这样的法官。”

  河南省高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处长姜晓萍向记者介绍说:“张立勇院长回来后动情地说,左青云才三十多岁啊!他要求辟出专门经费,定期组织一线法官进行健康体检。”

  张立勇再一次落泪是在2012年2月24日。他得知郑州市金水区法院43岁的副院长闫之璞因工作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病逝后,专程到其家中看望亲属。

  张立勇来到闫之璞家不到40平方米的住房后,看着他80岁的老父亲和15岁的孩子时,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

  姜晓萍透露,省高院为此专门下发了调查法院干警身体状况的通知。

  《法制日报》记者看到,河南省高院在全省法院范围内所做的干警身体状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省法院心理、身体处于亚健康状况干警人数为12717人,占全省法院干警总人数的56.7%。

  河南省高院邀请医学界人士对统计汇总的情况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任务过重,身体一直处于疲惫状态。近年来,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增多,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法院干警经常加班加点。

  二是精神压力过大。案件在手,寝食难安。有的案件当事人非常情绪化,法官必须随时紧绷神经,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一些案件的背后,可能还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给承办具体案件的法官带来了更大的思想负担;面对社会大众的舆论压力,法官带着良知和善良,把案件处理公正,还需要承担很重的心理压力;考核、评比、检查越来越多,各种专项活动也日益增加,使基层法院干警有不堪重负的感觉。

  三是法院干警忽视自身健康。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不适应干警患病医疗的需求,法院干警个人医疗支出负担过重,部分干警因经济原因有病不及时治疗;还有部分法院干警特别是一些年轻干警,对于一些小病不重视,以为年轻力壮,可以扛过去,结果导致小病酿成大患;也有干警健身意识不强,平时缺乏锻炼,生活无规律,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张立勇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法院工作很辛苦,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一线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身心疲惫,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把从优待警的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也提醒一线法官,一定要劳逸结合,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为司法审判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记者邓红阳赵红旗)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