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精神卫生行业,平均每10万人中有4名精神科医生、13名护士;而我国是1.5名精神科医生和2.2名护士,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严重失衡的医患比例只能让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极为繁重。赵富帅无奈,工作10年了,想休假放松一下,纯属奢望。
赵富帅:我们医院还承担社会责任啊,主动去开展"春风行动"下社区啊,去发现一些社区需要没有住院、没有复诊,需要进行医学指导的。我们医生还需要参加这样的工作。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下夜班的概念,我们下夜班的时候,下午就去下社区呀,然后去采集这样的信息,帮助社区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的档案等等,这些工作都做了很多。我最近这一段时间非常有压力,如果要是有足够的人,那我们可以倒班休息呀,倒班去做些事情。包括我们可以这段时间累了,就休息一段时间。在这种公立医院是不可能的。
精神科大夫的苦远不止这些,赵富帅说,选择了做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就一定要随时做好挨打受骂的准备。
赵富帅:很多大夫身上、手上,尤其是男医生都有被病人咬啊打啊,我上班第一个月就被病人打骨折了,非常非常危险。
在北京安定医院、北大六院、回龙观医院,每年都有近百起因病人突然发作导致医生受伤。最残酷的是,目前已经屡屡发生精神科大夫被救治过的病人杀害的不幸事件。2009年3月,北京怀柔精神病专科医院安佳医院三病区主任杨仕全,被自己治疗的精神病人杀死在办公室;2012年6月,广东梅州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内,两名医生被已经离院的患者杀害。精神科大夫没有高收入,却有时常被病人打骂甚至生命威胁的高风险;没有假期放松,却要承受许多莫名的偏见。这样的一份职业,继续坚守的理由是什么?赵富帅说,是对病人放不下的同情,是治好病人时的职业成就感。
赵富帅:看到这些病人确确实实很需要帮助。以前不是也有报道吗?家里人把精神病人锁在床头锁在一个小屋子里,但是这些病人经过系统治疗一般都有很好的效果,这样的人群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这是很大的成就感。
无法回避的是,不少精神科医生陆续离开了医院,医护人员数量的减少,也导致三成重症精神疾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郑雪倩分析认为,精神病人的诊治问题与社会公众的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国家公共卫生应将这一问题纳入管理范围,精神病医院未来应该考虑由政府全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