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命名要有系统性
——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陈峰
空港新城的命名要有系统性,同时兼具现代感,特别是几大组团功能区分的产业,要把现代感充分体现出来;其次还要体现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考虑用一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要义的道路名称。最后,还要考虑域内道路的整体情况,哪些是主干道,哪些是次辅路,以便于更好的统筹规划。
用华夏文明滋润城市细节
——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教授黄留珠
空港新城所在区域的一些古村落名称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用华夏文明滋润城市细节。道路命名的原则应该是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我建议,为空港新城的七大功能组团各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根据这个主题考虑其道路命名,并在命名中体现出我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排除掉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因素。
道路彰显一座城市的历史溯源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永录
五六千年前,空港新城附近就有原始村落的存在,这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秦始皇曾在空港新城的东南方向,修建了兰池宫,它是引渭水修建成的人工湖,我觉得这个名字也可以参考利用。遵循这种思路,域内周陵、北杜等地名的渊源都值得我们去探索深究,并以此作为道路命名的重要参考。
道路名称是城市精神重要载体
——西安文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耿占军
好的路名可以彰显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空港新城在命名时首先要凸显区域文化底蕴;其次,应展示出城市精神和目标定位,展示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最后,要注意与原有地名的地域关系,注意保留这片区域的历史发展踪迹,建议可以用基本名加方位或数字的排列方式来命名道路。
道路命名要合理规划
——咸阳市文物局副局长、陕西地方史专家庞联昌
道路命名要注意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现实和历史的关系、地理和人文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在空港新城中寻找、挖掘个性的特质。我建议,对空港新城各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命名时可以倾向于某一角度。
国际化新区中英文互译尤为重要
——西安市税务局机关党委书记、陕西地方史专家王潇然
道路名称反映出城市发展的精神理念,可以说,道路命名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在当下,更需要注意地名的外文翻译等问题,这对于一个国际化的新区来说尤为重要。空港新城的道路命名,要兼顾到中外文互译,翻译要准确、到位。比如,西安有一条路叫陵园路,有些文献将其译为通向坟墓之路,就不太好。
道路命名非小事
——《美文》杂志常委副主编穆涛
空港新城对此次道路命名工作非常重视,细致周密地进行筹备,两个月前还专门成立了空港新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源于空港新城管委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在做具体工作的时候也特别认真,个人觉得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作,特别是空港新城相关领导深刻意识到文化强省和道路命名的重要性,让文化界人士为之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