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叛徒

  城管们骂他“叛徒”。因为城管们和赵阳之间,有着巨大的观念差距,赵阳想要宣扬的“文明执法”,在不少圈内人看来,这是个笑话。

  甚至什么叫“文明执法”,在赵阳和同行之间,都曾有过重大分歧——“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是文明执法吗?

  论坛初创的2002年,南京媒体几乎每个月,都会曝光一次城管的“恶劣执法”,全国各地,开始涌现城管抢物打人的报道。

  可不少城管是“麻木”的。比如有同事扣了瓜贩5个西瓜,拉回局里后准备送食堂,在办公室顺手就剖开了一个,给大伙解暑;又比如,城管们开车到路边的洗车店,伙计从来不肯要钱——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赵阳开始随身带个相机,四处留意,曝光南京城内,乃至全国各地的城管丑闻。

  他从网络上摘录全国各地的城管新闻,研究执法过程中“是否有不规范”,“如何改进”;他发起大讨论,“城管该不该穿制服”,“城管、协管制服是否应该区分”,促成过城管圈内好几项决策;他在论坛上跟人辩论,几乎日日写文章到凌晨,动辄数千字,对每一个执法细节和法规漏洞详加评论……

  连自己的工作单位,他也照批不误:他引用媒体报道,指出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城管在执法中因为遭到市民辱骂,大打出手打伤市民,甚至造成被打市民大便失禁!帖子取名为《拿什么拯救你,南京城管!》。

  在他的带动下,城管论坛一度成为一个“曝光台”——有市民举报城管暴力执法的;还有各地城管和协管员为自己维权,抱怨扣工资及合同不规范的;还有匿名举报城管系统内贪污受贿的。

  赵阳在论坛醒目处留了电话号码,于是忙个不停。

  有人打电话来泄愤,痛骂“城管是坏蛋”,然后挂了电话;有被曝光的协管员,打听到赵阳的单位地址,怒气冲冲地闯进办公室,要求赵阳及领导给个说法——删帖、道歉、赔偿名誉损失;有人给赵阳开价,删1帖,给100元。

  更难应付的,是各地城管系统内的领导,软硬兼施,要求删掉论坛对他不利的消息;有人赶来南京,悄悄打来电话,想请赵阳喝茶,或是“给个银行卡号”;有人找到赵阳的领导,辗转前来说情。

  赵阳都拒绝了,因此“骂名”更盛。

  压力

  赵阳的压力很大。

  在2005年,他给上级领导写了封公开信:我的工作在1年之内数次被调整,频率之高是极为罕见的,我深感困惑,我是用一颗正直热忱的心在说话。我为什么冒着如此大的风险、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写文章、提意见?因为我深爱自己的工作,想干事、能干事,而且敢干事……我是一个小队员,哪怕为了一点点的改进我也愿意付出十分的努力。

  更大的危机,发生在2009年,因为“城管秘笈风波”,赵阳差点因此饭碗不保。

  他2007年发在城管论坛上的帖子,被人翻了出来,以《惊爆!城管操作实战手册》为题,发在了天涯论坛,成为舆论热点。赵阳的原帖意在讽刺,介绍了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的书——“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布局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用上……”

  很快,数十家媒体找上了赵阳,打电话来求证信息。因为这一事件,城管的拼音“chengguan”,甚至出现在不少外国报纸上。很快,南京城管部门表示,发布“城管秘笈”是赵阳的“个人行为”,而被指为发放“秘笈”的北京城管部门,否认该“教材”称没有下发给一线执法人员。

  更多的人知道了赵阳,赞他为“城管深喉”,还有人称他叫“城管队伍里的鲁迅”。

  赵阳不敢当,他做事更加谨慎,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买了车,却从不在自己辖区洗车;朋友想设置广告牌,请赵阳帮忙在城管局找人审批,他婉拒了;他执法10多年,从没和小贩动过手……

编辑:李晨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