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民航空管局为治理航班延误近期实施了一项新举措,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八大国内机场实施“不限起飞”,此举引发了社会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一记治标不治本的“怪招”,但业内人士认为有其苦衷和积极意义。

  据了解,“不限起飞”指在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成都双流、西安咸阳、昆明长水八大繁忙机场,除了天气原因和军方活动外全天不限制起飞,即空管不进行起飞流量控制。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要想改变“流量控制”对航班延误的影响,收效将甚微。7月31日,南航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长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改变流量控制对航班延误的影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天不限起飞只是一种表象,关键是要进行空域和航路改革以及空管系统指挥水平的提升。

  该机长表示,八大机场“不限起飞”要减少对航班延误的影响,几乎是不现实的。“要减少航班延误,关键是要对空域和航路进行改革,在空域和航路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把飞机都放出去,在空中仍走不了,只不过是由地上排队转到了空中排队去了。”这位机长说,目前供民用航空使用的空域和航路资源都非常有限,一些主要航路已非常拥挤了,不限时起飞,虽然是把飞机及时放出机场,但到空中后,由于航路资源有限,在一定空域范围内,还是只能飞那么多的飞机,后面的飞机起飞后,也只能在空中等待。“从安全的角度而言,与其在空中等待,我宁愿在地上等。”这位机长表示。

  而据此前新华社报道,有民航管理局人士认为,从根本上解决飞机晚点问题,必须从制约中国民航发展的空域问题着手。“只有空域进一步放宽,更多的飞机才能往来穿梭在空中航路上,保持准点。”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