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区域特征 “城三区”仍为经济中心

  目前,西安劳动就业结构的区域特征明显。调查显示,“城三区”依然保持经济中心地位,其就业率较高,为81.8%,就业人员主要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上班族”,其中以打工为主的其他雇员的就业率最高,为47.1%;有稳定工作的人员(指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雇员)的就业率为38.1%。

  “郊三区”就业率为74.8%。在高新、曲江、经开、浐灞经济圈的强劲带动下,“郊三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一直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其就业率为28.9%。

  “远三区”就业率为72.1%。随着“三星集团”落户长安区,阎良区倾力打造航天城,临潼兴建旅游度假景区的项目推进,“远三区”已成为西安第二产业聚集地,其二产就业率达30.4%。

  “三县”就业率为80.4%,其依然以发展农业为龙头,收入主要来源为农产品。在全部就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就业率为41%。

  新变化 第三产业就业队伍壮大

  随着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等行业不断兴起,第三产业从业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加上人们就业观念、就业方式及就业格局的变化,出现了从业人员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良好势头。

  调查显示,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占21.9%、19.1%和14.2%。其中主要原因,一是这三个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太高学历和太多经验。二是伴随着西安作为旅游发达城市,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类的人员需求量较高。

  西安就业市场“就业难”“招工难” 并存

  建议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

  现在,西安就业市场存在“两难”,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就业难”。记者昨日从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获悉,目前我市劳动力就业存在不少问题,建议西安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吸纳更多人就业。

  目前,西安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就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多,占52.4%;大专及以上的占23.1%。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西安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而且,西安就业市场存在“两难”:一方面,一些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的企业,存在农民工“招人难”;特别是对熟练技工、高级技工或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存在“就业难”,大学毕业由于自身定位不准,对预期工资水平期望过高,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就业总量过剩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扩大就业的原因之一。

  同时,就业岗位不稳定。一些就业岗位本身属于流动速度快,人员更新换代快,如住宿餐饮类雇员,往往工作一年或者几年后因为工资、价格等问题会选择辞职或者跳槽。还有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农闲时出外打工,按日计算工资。这类人员存在季节性就业现象,如就业时间不稳定、收入不稳定,造成“有活就干,没活就停”的局面。

  对此,统计人士建议,应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近年来,职业学校技能劳动者的有效供给越来越少,引发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供给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应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职业学校“鱼龙混杂”的局面。同时,发挥大中型企业的优势,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广泛开展在职教育,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在职员工继续深造等。

  同时,还应依托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带来的机遇,打造更先进、更现代的服务业,这是解决就业矛盾的突破口。以旅游城市为核心,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产业提供规模发展,扩大基础就业岗位,满足中低学历人员就业需求;以港务区、航天基地为基础,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吸纳更多省内外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金融人才就业。

  此外,提高劳动者参保积极性,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