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记者 王镡 王辉 发自陕西安康
在秦岭南麓、号称“中国汞都”的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一座占地300余亩,使用期逾11年的汞锑尾矿库、坝即将拔地而起。令人吃惊的是,这座大型尾矿库的建设并未经过省国土、林业部门的批准,而是在县国土局的违法批复下,以“临时占用地”为名动工,直接造成毁坏基本农田、林朳地逾300亩的恶果,并严重威胁距此仅2公里的下游居民和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安全。
眼下,这座尾矿库的施工正在当地农民的强烈反弹下冒险推进。
触目惊心——
汞锑尾矿库毁田毁林逾300亩
2013年7月20日,从地处秦岭腹地的旬阳县沿国道驱车150公里,记者抵达了位于红军镇庙湾村青铜沟的这座汞锑尾矿库工地现场。
在宽约300米、纵深约2公里的两条狭长山谷间,轰鸣的大型挖掘机、往返疾驰的土方运输车、开凿山石的工程车与漫天扬尘拼成了一幅“大干快上”的施工图。一侧的上坡上,数千平方米的林朳被砍伐倒伏。两谷相夹处,大片的林朳则直接被火烧毁,焦黑的山体与残枝在阳光下显得触目惊心。山脚下开阔处,钢筋水泥混凝土构筑的排水管道已铺设约1公里,而在被碾压平整的土层边缘,被埋压的黄豆、玉米秧苗清晰可辨。毗邻施工地的,是大片长势喜人的庄稼。
尾矿库所在地,是红军镇庙湾村的口粮田和集体林地。此前,记者接到当地十多位村民投诉称:该村农民的约160亩承包地和200多亩林朳地被以“短期占用”为名低价征用,但很快村民们发现这里建设的将是长期使用的尾矿库。在工地上干活的几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遭毁的耕地和林地是在5月初被矿方铲平埋压的。
村民们所指的“矿方”是陕西汞锑科技有限公司旬阳分公司,这家公司是旬阳县规模最大的两家汞锑混矿之一。根据公开资料,陕西汞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汞锑及相关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等矿产的探矿、开采、冶炼、加工及销售。生产基地位于秦岭南麓的陕西省旬阳县青铜沟汞锑矿区。该公司发布的尾矿库项目信息显示,该选矿厂日处理矿石400吨,年处理矿石约11万吨,年排放尾矿量约62000立方米。由于此前建成的尾矿库已于2007年闭库,而“矿山生产还将继续持续4~8年,因此,必须新建尾矿库”。
相关信息显示,该项目属“山谷型尾矿库”,建设内容包括:尾矿输送系统、尾矿初期坝、排洪隧洞、尾矿输送泵站、回水工程、截排水工程、子坝堆筑等。尾矿库坝顶总高48米,总库容为74.77万立方米。
据安康市环保局2006年9月公示的环评信息,该矿申报环评的尾矿库占地仅60亩,服务年限为8.23年。而在该局2013年3月公示的项目环评报告中,这座尾矿库占地面积变成了7.14公顷,即约107亩。建设周期为1年,服务年限为11.2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实际被毁耕地、林朳超过300亩。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斑显示,被毁占土地属基本农田和集体林地。
下一页:局长放言—— 那鬼地方卫星都发现不了,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