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启峰
李丽说,有时心里会觉得对不起婆婆,因为每隔几天,她就会像小偷一样,将婆婆买的菜悄悄扔掉。
“我的婆婆,人很好,也没坏心眼。我最看不惯她的就是超级喜欢买东西,爱买便宜菜,而且一买就是一包一捆的。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一治?”8月4日,李丽在一个论坛发帖向网友咨询。
之前买的没吃完新买的又接上了
32岁的李丽家在西安城南太白南路社区,有一档事让她像吃了黄连说不出。
“婆婆今年70岁了,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人很好,对我也不错,但她有个习惯,每次买菜总是大包小捆弄回来一堆,吃不完又不舍得扔。”李丽有些不太好意思,家里平时连孩子共4口人,晚饭偶尔还会在外面吃。
李丽说,婆婆每隔两天就去买一次菜,都是青菜、芹菜、西红柿等时令菜,经常前一次买的还没吃完,新买的又接上了。剩的不让扔,冰箱一天到晚塞得满满的。
李丽很无奈,因为自己是儿媳妇,不知咋和婆婆开口。
尝试沟通老人说“你们不吃我自己吃”
没多久,李丽想到一个办法:每隔几天,她会趁婆婆出去锻炼或打牌的空隙,打开冰箱,将放在最里头前几天吃剩的菜偷偷扔掉。“我也挺纠结,曾想和婆婆说说,试探过几次,又怕伤老人的心,所以这事一直背着她……”
李丽说,老人能整天想着给家里买东西,已让很多人羡慕,自己不知咋开口。几乎每周就偷偷扔次剩菜,虽然每次只是几根芹菜或一把青菜的,但总提心吊胆,生怕撞在婆婆当面。
“我也说过我妈,但老人早养成这习惯,碰到便宜菜就会多买,总说菜放冰箱坏不了。”李丽的丈夫许先生尝试和母亲沟通过,老人说急了就喊着“你们不吃我自己吃”之类的话。
为了不让和谐的婆媳关系生出裂痕,小两口只能悄悄地扔掉不新鲜的菜,虽然这样做有点浪费。
发网帖诉“苦”七成网友夸老人可爱
这两天西安热,老人去了外地女儿家避暑,李丽终于可以喘口气。“婆婆是个传统而节俭的人,当然不能让她知道,但心里总有点过意不去。”这事憋得李丽难受,两天前她将自己的“无奈”发在论坛里,“有没有办法别让我婆婆再买这么多东西了。”一时间引来近百网友“吐槽”。
昨日,记者在网帖回复中看到,许多人反映自己家老人也有类似行为。有网友建议“婆婆是想把好东西弄回家,没恶意,需要好好沟通”,也有人更直接称“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人分析“这是强迫症一类,需要咨询心理医生。”
其中,超过70%的网友表示:“好可爱的婆婆,”做儿女应该感到幸福。
年轻人买菜按“个”来最少只买一根葱
现在的社会上,老人买菜习惯捡便宜,多买多占,像李丽一样的年轻族更习惯吃多少买多少,甚至按“个”买菜。
“我们一般吃多少才买多少,最少时曾只买过一根大葱。”家住长安区智慧城的小黄,原则是冰箱不放隔夜菜。每顿饭前,都会到楼下蔬菜超市现买:3个西红柿,两个洋葱,5毛钱的生姜……买的菜刚够一餐的量。“你们家一般谁买菜?”“每次买多少?”带着疑问,记者5日下午走访了西安城南崇德坊、融侨馨苑等社区,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买菜习惯有明显差别。
年轻人往往不太注重菜的价格贵贱,更重视菜品的新鲜程度,对买菜的量控制也很严格,且时间观念强;老年人更在意是否有优惠,买起东西来往往量偏多,花费时间长,有囤积心理。
对小黄等人的做法,李丽夫妇也很认同,他俩决定回头再和老妈好好谈谈这事。
营养专家
吃存储太久的蔬菜不利健康
蔬菜的储存对时间、环境要求较高,不同蔬菜储存方法也不同。西安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师分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营养师张婳说,像土豆、白萝卜、莲藕等,块茎类和根茎类的蔬菜适合储存,放置在干燥、温度较低的地方,能储存两周左右。
而菠菜、芹菜、香菜、生菜、空心菜等叶菜类蔬菜,最好买了就吃,如果存放时间太长,其富含的维生素C就会减少,蔬菜本身的营养价值自然降低,久放叶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升高,食用对健康不利。
心理专家
多陪老人做家务可改变老人不好的习惯
西安清阳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李淑茜说,李丽婆婆的行为在生活中较为普遍,不单单表现在买菜上,与其长期生活习惯有关,以前物质匮乏,要为一大家人做饭;且有贪多心里,喜欢购买打折商品囤积。
这种情况下,家人应多陪老人买菜、做家务等,通过实际行动,带动老人感知有些生活习惯造成了浪费,需要进行改变。
李淑茜说,也有一部分人购物成瘾,无法用理智控制过度购买,如有网购习惯,一天不网购全身不自在。如此已具有强迫症倾向了,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心理干预,或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社区记者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