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15时09分,西安交大一附院门前的马路上有“车让人”的标识,但作用不大,车辆都是抢着通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董国梁摄
7月31日17时,杭州市青少年宫门外没有红绿灯,汽车在斑马线前减速停车,一对情侣和一对母女轻松穿过马路《都市快报》记者胡聪摄
让“车让人”成为习惯
车辆鸣笛闪灯后冲过斑马线;打着右转灯在行人面前呼啸而过……过马路时,这样的苦恼您一定经历过。
“车让人”只是个小举动,却能体现一个人、一座城市的修养。本报今起开通热线029-88148453(9时~17时),请您讲述“过马路难”,分享对“车让人”的建议,也希望您告诉我们哪里有缺少红绿灯的路口,让人“很难过”。
>>过马路到底有多难
写着“车让人”仍有车加速
去年7月底,西安在全市主干道推广“车让人”地面文字,倡导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可一年过去,生活中却往往仍是“人让车”。
记者近日在西安多处调查发现,在一些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过马路要拼速度、练眼力、靠体力,有时还真让人提心吊胆。
7月19日14时35分
西安市雁塔西路交大一附院门前
在这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道路两侧是医院和商业区,过往行人络绎不绝。离“斑马线”五六米的地方,机动车道上写着大大的“车让人”。然而大部分车辆还是稍稍减速后与人群抢行,甚至有车辆鸣笛闪灯后加速通过。
落单的行人只能站在马路中间,等待车辆的“大部队”过去再过马路。有时如果行人够多,他们也会组团过马路。
7月21日16时57分
西安市丈八东路521医院门前
丈八东路上来往车流量很大,521医院门前的路口没有交通指示灯,行人大多小跑着通过。一个老人几次试图过马路,看到急速的车流她还是退到路边。
7月23日8时23分
西安市唐延路卜蜂莲花超市对面
70多岁的退休教师郑阿姨,要到马路对面的超市买菜。这里的斑马线没有红绿灯,她刚迈了一步,看见车辆没有停的意思,又急忙退回去,反复几次才跟着别的行人过了马路。过了马路,郑阿姨松了一口气说:“每次到这儿都提心吊胆不敢过,年纪大了走得慢,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自己过车又不给让,很操心。”
每天8时到9时,这里人数非常多,可车辆也都急着赶路,大多不会给行人让路。
7月23日15时04分
西安市科技二路沙井村南口
沙井村的居民不断涌向路对面的车站。公交车站在村口斜对面,距人行横道有十几米远,好多人不走“斑马线”。行人、摩的、汽车交织在一起,行人过得慢,车辆通行也不流畅,造成拥堵。路边店面员工陈磊很头疼:“车辆从来都不让人,有时候你都过到半路了,车子突然插上来,行人就被挤在了两辆车之间,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