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过七夕
美好愿望寄托着人们的精神信仰
七夕对百姓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与共说,在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中,节日和习俗很重要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七夕的神话传说,为什么能代代传诵?因为它寄托了民众期盼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婚姻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寄托着人们的精神信仰,发挥着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功能和作用。
但现在因为一些传统民间习俗和活动消失等原因,导致很多人精神上缺乏信仰和寄托。
同时,因为年少时,人们与社会的接触比较有限,留下更多的是温馨美好的回忆,而当人们长大后,要面对很多的压力,而当下,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多的不信任,所以,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就成为生命中的一道亮光。
80后、90后生活的时代,很多旧习俗基本上已经消亡,使得他们没有更多机会去亲历和体验传统习俗,无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报记者卢红曼张莉
>>古人爱情
碑林博物馆鸳鸯七志:北魏夫妇的爱情见证
本报讯(记者 周艳涛 实习生张楚怡)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碑林博物馆诉说古人爱情的“鸳鸯七志”墓志,让不少人慕名前来寻找。在碑林博物馆碑廊一西侧墙上,镶嵌着一组墓志,它们被称为鸳鸯七志,这些墓志刻于北魏时期,是7对夫妇的墓志,以北魏元氏宗亲为主,分别是:穆亮及妻尉太妃墓志、元遥及妻梁氏墓志、元珽及妻穆玉容墓志、元谭及妻司马氏墓志、元诱及妻薛伯徽墓志、丘哲及妻鲜于仲儿墓志和元鉴及妻吐谷浑氏墓志。这些墓志均刻于公元500年左右,虽历经1400余年,但志文中的一言一字,均记载着墓主人“生死契阔”的爱情故事、举案齐眉的甜蜜。
其中元珽及其妻子穆玉容志文中这样记载,元珽(493-526)是北魏景穆皇帝之孙,穆玉容(483-519)自幼聪慧机敏,元珽之父非常欣赏穆氏家族的忠孝,也慕名穆玉容的美名,虽然她比元珽大10岁,但仍然向穆家求婚。穆玉容嫁给元珽后,遵守礼德,“家富绢谐之欢,亲无嫌怨之责”“奉上崇敬,接下俞温”,二人感情甚睦。而元诱夫人冯氏的志文中记载,冯氏嫁给元诱后,孝敬公婆及姑舅等,深得元氏家族敬爱,死后“慈姑抚恸,亲里沾衿”。来自山西的参观者杨静说,这鸳鸯墓志向人们诠释着爱情的本质,让人充满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