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煤老板的崩塌:频上演诈骗案打架跑路等狗血剧

  从一无所有到意气风发,再到落寞破产,神木煤老板的故事,也是整个中国煤炭富豪的群体命运。

  这可能是史上最昂贵的一张纸条了。成人手掌大小,边缘破旧卷起,一面已经用过,另一面手写:

  “今收到张秋莲交来煤矿入股款人民币贰亿贰仟万圆整。”

  落款签字龙飞凤舞:刘旭明。

  2013年3月13日下午3点多,同样的签名留在一张拘留证上。警察要求刘旭明用正楷一笔一画重写,按下手指印。接着,这位1983年出生的年轻人被送进陕西神木县看守所,留下“陕西历史上最大的集资诈骗案”于身后。

  曾经,在神木“刘旭明”三个字只要落在类似股权收据类的纸上,就意味着结算时数倍于投资的回报。没有人在意合同、股权书的体面与正式与否。无数个刘旭明和“张秋莲”们织就了一张中国煤炭富翁的脸谱图。他们与中国能源经济一起崛起,一起癫狂。现在,随着刘旭明被抓,他们也一起面临大崩塌。

  7月15日,数千民众在神木县政府门口聚集,与赶来的武警形成对峙之势。起因“县领导要跑路”谣言引起的群体事件通过网络传遍全国。这个往日盛产煤老板的地方到底怎么了?

  《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在7月23日来到陕西省神木县。在这座不到50万人口的小城里,类似于铂金汉宫国际大酒店这样名字和装潢看上去同样气派的酒店,比比皆是。只不过,在昔日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麟州路和神华路十字路口,过街天桥上空空荡荡,偶尔只一两个孩子上去看看街景。随便找街边的人问,他会向你描述,这里之前随处可见路虎、保时捷、宝马,劳斯莱斯、宾利等也不是稀奇货。

  末了,他会加上一句:“现在神木不行了,车少了一大半。”

  相较而言,十字路口往北不远的神木县法院附近人流大些。人们大都神情麻木、眼神木然,从法院门口进进出出。上前去问,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为打官司要债而来。“这里前段热闹得像是菜市场。”有人描述说。

  从2004年开始,神木人卖煤而富。当地政府于2008年开始推行城乡15年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实现“零收费”;2009年3月,实施全民免费医疗,成为全国第一个公费医疗“特区”。神木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时,会说这里是杨家将的故乡,但外省人的印象中,神木更像是“中国的科威特”。

  这一切都源于老天给神木的财富:煤炭。根据神木县政府的公开资料,全县59%的面积下都有煤,总储量达500多亿吨。而且都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环保煤和气化用煤。近10年来,神木人大发煤炭财。一年有上亿吨煤炭是一大批暴富的煤老板。据《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统计,高峰时期神木县资产过亿元富豪人数达2000人之多。

  当时,随着煤炭价格的高企,煤老板们开始掀起“炒煤矿”风潮,高息民间借贷随之蔓延整个神木。开始时,借贷关系大多发生于朋友、熟人间,但后来人们胆子越来越大,把巨款借给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已经很常见了,有时候甚至还要托关系才能把钱借出去,目的就是想借煤炭价格高企的东风,分一杯羹。

  谁也想不到,在连涨了近10年之后,自2012年开始,煤炭行情迎来了拐点。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不少煤炭品种的价格都跌去了一半。进入2013年下半年,煤价还在继续下行。受此影响,神木上百处煤矿停工,一大批煤老板密集破产,民间借贷链条更是瞬间断裂。

  对于那些靠高利贷去收购煤矿的煤老板来说,当煤矿急剧贬值后,很快便资不抵债,只好跑路。2012年底以来,神木失踪的老板多达200人,神木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达4786起,涉诉金额初步估计超过百亿元,涉诉人数将近8000人。“前几年神木人见面,都问:你最近投了多少?现在见面都问:你要回来多少了?”一位当地人这样形容。

  这其中,以“黄金大王”张孝昌和“集资大王”刘旭明最为典型。2011年5月始,刘旭明在神木放出消息,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获得一处约12平方公里的优质煤矿,希望大家出钱入股一起开采。事后证明,这成为刘旭明大规模集资的平台。

  作为神木煤老板遭遇的一个典型案例,刘旭明从一无所有到意气风发、再到如今破产落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神木这座县城--也是整个中国煤炭富豪的真实写照。

  神木往日风光已逝。随着民间借贷资本的破裂,房价暴跌、商业萧条、医保欠款、社会解构等难题,就如一张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将这座曾因煤炭资源而促使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县城陷于苦苦挣扎之中。而在其依旧繁华奢靡的表面背后,是民间借贷崩盘引发的恐慌,以及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带给这座县城挥之不去的忧伤。

编辑:李晨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