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女儿接来住一阵,领导和8个同事都没意见,可一个同事好像有意见。”今年35岁的江巧娥,是南郊某小区的女保安,丈夫出车祸后不能干力气活,没有挣钱能力,两个女儿只能靠年迈的父母照顾。心里无比愧疚的她,希望在暑假期间,将女儿接来,让家里的老人也歇口气。
可自从女儿来了以后,她却感觉到,有个同事“脸色”一直不太好看。江巧娥在电话中说:“就为这,我把10岁的大女儿送到她小姨那了。”
前几日,记者来到电子五路与太白南路十字,江巧娥抱着4岁的小女儿站在路边哭泣。她当时是下班时间,“不想在宿舍呆着,就带娃出来转转。”前一段时间,她经过领导的同意,从洛南老家将两个女儿接到单位,“我们宿舍住了9个女保安,其他人常买好吃的逗孩子。但有个同事似乎不太愿意我把娃带来住,进出把门摔得很响。”
江巧娥说,希望能够通过记者给物业的领导沟通一下,与那位同事缓和关系。可是领导知道她找记者后,显得很不高兴。江巧娥无奈地表示:“如果因为此事我被开除,我绝对不后悔。”
昨天下午,记者突然接到江巧娥的电话,那一头的她泣不成声,说被人莫名扇了一耳光,她怀疑打人者可能与她带女儿住宿舍有关。无奈之下,已经托人将两个女儿当即送回老家。江巧娥觉得很委屈,“假若辞职的话,一家人都指望我干保安的工资;不辞职,我一个外地人在西安到底该咋办啊?”
文/图本报记者陈宛辛 实习生李兆元 陈佳怡 伍航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