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2012年3月16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境内的黄海海域,有4条鲸鱼搁浅,其中有两条正在喷水,还有两条生命体征微弱。3月17日上午,4条鲸鱼被确认全部死亡。不料,17日晚,有网友在事发海边报料,夜里有人开车带着刀具把鲸鱼肉割下,有的抹香鲸大半个尾部被砍去,有的部分鳍被割掉,4头抹香鲸均遭盗割。此事经现代快报报道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看上去很庞大的动物,其实很弱小
大旱导致水位变低
江豚面临生死考验
鱼虾少了一半,它们觅食困难
由于干旱,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降低,鱼虾数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对于长江江豚来说,也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它们不得不面临饿肚子甚至“中暑”的威胁。
江豚也要“中暑”了
一直以来,鄱阳湖都被视为江豚的“最后家园”,在这里生活着300多头江豚。可今年,江豚的日子不太好过。本月,由于持续的高温和干旱,鄱阳湖急剧“瘦身”,水面减少将近430平方公里,水位比多年均值偏低近2米。
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水位也持续偏低。以长江南京段为例,据南京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汤哲斌介绍,往年这个时候下关的水位都接近8米,现在只有6米多,河岸两边经常能看到“干地”。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研究专家王克雄告诉记者,水位下降,给江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江豚的活动区域减小后,有时候会冲到岸上,搁浅后就不能游回来,最后死亡。
水位下降也会让江豚“中暑”,王克雄说,水变浅之后,水温就会升高,“水温如果超过25℃,江豚的行动就会变迟缓,食欲也会下降。”
汤哲斌说,今年以来,他们与江豚“邂逅”频次明显降低了,这和今年鱼虾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汤哲斌说,因为干旱,鱼类无法产卵,初步统计,今年长江南京段的鱼虾至少要比去年少一半以上。
江豚命运岌岌可危
目前,长江江豚的数目仅有1000余头,远少于“国宝”大熊猫的数量。长江干流曾是豚类最理想的栖息环境,白鱀豚和长江江豚都生活在这里。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长江豚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2002年7月,在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生活了近23年的白鱀豚“淇淇”离世,此后科学家再没有发现白鱀豚的踪影,他们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江豚也许是目前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岌岌可危”,王克雄用这个词来形容江豚目前的处境。
现代快报记者 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