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服务中国网民13年的雅虎邮箱如期与其用户道别。2007年,雅虎中国在国内率先承诺邮箱“终生免费”。今年4月,却突然宣布:邮箱功能将于8月19日关闭,请尽快“搬家”。
这或是移动互联时代,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产品,颠覆传统电邮使用价值的经典缩影;也或是阿里巴巴与雅虎长达5年“离婚”博弈的一个必经结果。
与雅虎“吻别”,真的不容易
雅虎邮箱要停运,其全国用户昨日都很忙。
“悲催!不但要向所有客户告知更新联络邮箱的消息,更要对所有使用雅虎邮箱注册ID(网络身份标识号码)的网站,全部更新其用户名与联络邮箱。”郑州某上市公司外联部负责人寇女士即是“搬家人”之一。
寇女士称,公司在新浪官博ID就是由雅虎邮箱注册的。上市公司尤其需要及时掌控网络信息,一刻不敢耽搁。
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功能,电邮ID早已成为公民重要的网络个人信息与资产。由于其不存在“重号”,多数网企将产品或服务的登录模式,设定为“电邮ID=该网登录ID”。比如,登录新浪微博、淘宝网、支付宝等,用户的电邮ID就是“开门的钥匙”。
正因如此,并非所有雅虎邮箱用户的“搬家工程”都很顺畅。昨日,仍有不少雅虎邮箱用户在网上抱怨,部分社交论坛、消费服务及银行网站并不提供“修改ID”服务。也就是说,使用雅虎邮箱ID的用户,在此类网站上可能会出现短期无法登录,或者邮件投递无门的状况。
对此,雅虎中国公关部表示,用雅虎邮箱注册的其他互联网服务账号,不会因雅虎邮箱的停运而失效。关联网站无法登录,可联络该网客服查明原因。同时,他们建议用户尽快注册、绑定一个“阿里云”邮箱,该邮箱可继续接收发往原邮箱的邮件,直至2014年12月31日止。
“用了10年雅虎邮箱,谁能记清楚用它注册过多少项网上服务?”河南省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苏丰在同样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