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张永文
老郭是青门社区副主任兼人民调解员,爱管“闲事”、喜欢较真。杨师傅是社区居民,维权喜钻牛角尖。两年前,因为件小事,杨师傅找老郭调解,让老郭意外的是,这一“调”就是整整两年。
“这家伙烦了我两年,现在事了了,还往这跑”
昨日上午10点,在红庙坡街办青门社区简单的办公室内,还没进门,就听见老郭(郭光明)爽朗的笑声。头顶转着吊扇,但57岁的老郭额角已浸出汗珠,坐在他对面的是社区里一家属院家委会主任老张,还有带着平框眼睛的中年男子杨师傅,杨师傅不停散着烟,和老郭有说有笑。
“这家伙烦了我两年,现在事了了,还往这跑,”老郭指着杨师傅笑着说。杨师傅46岁,是青门社区天赐苑小区的业主。
老郭说,这还得从2011年8月说起。
2011年8月,杨师傅第一次见到了老郭,杨师傅说,当时他装修完位于天赐苑小区的新房刚住进去,楼下住户反映他家卫生间渗水严重。两家扯皮好久,无法解决。
“楼下说我装修有问题,但我觉得是房屋本身问题”,杨师傅刚装的房子,咋都不愿再破坏,他第一次去社区找老郭,没抱啥希望。
“我先找杨师傅谈,再去楼下看,发现漏水是楼上问题,”老郭劝说杨师傅多次没用,时间又过去了近两月,后来他叫来代表开发商的小区物业经理,现场与杨师傅签下协议“物业垫钱找漏点,谁的责任谁负责”,工人也没请,老郭扛着铁锹动起手来,开挖地砖后,大家发现漏水是因为楼体施工时有疏漏,责任归开发商。
“原以为消停了,杨师傅又找来了”
“漏水这事,前后忙活了好几个多月,原以为消停了,杨师傅又找来了,”郭光明说,杨师傅像是认准了他般,又跑到社区。
原来,2012年8月,杨师傅和小区物业因3000元的装修押金问题,吵闹不可开交,一方嫌物业不退款,一方称杨师傅欠物业费。
“我找了这方找那方,又是查资料,又是问邻居,”郭光明说,当时杨师傅辗转来到社区找他,许多细节一开始又不说明,他像个私家侦探般查了许久,才发现物业的确没给杨师傅退3000元装修押金,原因是,杨师傅两年的物业费一分钱没交。
郭光明专门从物价局了解政策,业主对房屋进行装修时,应当向物业登记,物业可向业主收取装修押金。装修完工后,第一个采暖期结束后15日内应当全额退回。装修期间如有损坏公共设施等情况,其修复所需费用由损坏责任人承担;若责任人拒绝修复时,物业可在其装修押金中据实扣除,其余部分如数退回。押金收取最高不得超过3000元。
既然双方都欠费,两两相抵不就完了,作为调解员,老郭出面做了中间人。
“我这人有时认死理,但这回真心服老郭”
2013春节刚过,杨师傅又来了。这次还是和物业(物业代表开发商)置气。原来,杨师傅当初买房子合同协定是2010年12月交房,结果对方延迟到2011年4月。他想索回自己的违约补偿金。
郭光明说,杨师傅这人有时不讲道理,有时却点子很清。我告诉他个人申请仲裁费时费事,调解虽然赔钱不多,但更省事。最终,又是老郭带着杨师傅,又是跑房管局,又是咨询律师,到2013年7月,帮他要回了1900元的违约金。
“我这人有时认死理,但这回真心服老郭,”三件事,两年时间,杨师傅现在和郭光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社区记者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