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本报讯(记者 郭晓蓉) 因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低、环境执法能力弱,“排污、查处、罚款、再排污、再查处、再罚款……”的恶性循环频现。昨日,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透露,该区公检法与环保部门联动、提前介入查处的机制已经建立。这是我省首个建立公检法与环保部门联动机制的辖区,期待以此破解环境执法难困境。

  8月23日,长安区《关于建立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的暂行规定》出台。建立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之间高效、快捷的办案联动机制。环保部门在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或者进行执法检查时,遇到妨害执行公务情形,公安机关将指派干警依法处置,确保环保执法顺利进行。对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正在调查的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必要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将派员参加相关调查工作。

  同时,公检法和环境保护执法机关将共同积极推动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报案、控告、举报和来信来访反映的、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其他机关转交办的、本机关在工作或者办案中自行发现的存在侵害环境公共利益行为,依法应当追究环境公益侵权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将通过联席会议或者联络员及时通报情况,并依法处理。

  对于环保组织向法院提起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依法支持起诉。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将对环境公益民事诉讼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鉴定,并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造成的损害后果进行评估。

  “联动机制有助于环保部门快查快处,检察部门快立快批,公安机关快侦快办,法院快判快结。”环保长安分局局长何利民说。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