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帮娃娃们刚来村上的时候,我特别抵触,后来日子久了,就发现他们肯听我说真话,还给乡亲们出主意想办法,太难得了。”8月15日,说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综合执法局队员们的工作时,58岁的执法监督员杜鹏举感慨地说,面临未来的征迁,有些村民心里没底,当执法人员挨家挨户讲政策说道理时,大家的心暖了。
村民:“替我着想,我打心眼里感谢”
村民杜鹏举所在的村名北杜,是北杜镇的一个大村,按照规划,这里将是空港新城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区域。8月15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北杜西村,村庄里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乱搭乱建场景,男人们在院子里悠闲地打着麻将,女人们或缝衣衫或哄孩子,一幅休闲生活图景。
扯过一条板凳,记者与村民们拉起了家常。“我正发愁拆迁后,家里将来咋住得开,还没等我去问,执法局的人就来了。”村民杜现军说,他家有3个孩子,两个儿子已成家有娃了,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很拥挤,也很不方便,原本打算要盖房子,却赶上了拆迁。“执法局的人看了我的实际情况后,把征迁安置政策给我详细讲解了一遍,让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他们还把办事单位的电话留给了我。我打心眼里感谢这些年轻娃能替我着想,还能想得那么周到。而且这样的政策,我们老百姓放心。”
去年的一天,杜鹏举家里来了个客人,穿着干净朴素,说来问问村里的情况,后来才知道对方是空港新城综合执法局局长胡新建。杜鹏举说,来客向他介绍了区域未来的建设、群众安置、拆迁执法等方面的情况,自己也把一些想法和对方进行了沟通。现在村民们都能顾全大局,正是因为执法局工作人员能够耐心讲解政策、法规,能够认真、公开、阳光执法。
执法队员:“我们个个身上有担子”
空港新城综合执法局的这24名监督员,来自征迁工作涉及的街办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重点项目所在村组干部及德高望重的干部群众。用老百姓的话说,这些监督员就是要为空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挑刺”。一个基层综合执法局把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融合街(镇)办、抓好村组基层干部作为核心工作,在区域建设中显得尤为可贵。
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办小寨村党支部书记査光义说,小寨村是空港新城辖区内第一个整村拆除的村庄,在向村民发放补偿款前,他曾经向工作人员反映过,不要发银行卡,弄成存折更适合村民保管,后来这个建议就被采纳了。记者看到,监督员手里有一张综合执法局的“便民联系卡”,上面有违法举报电话、监督投诉电话,还有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
“不到最基层就听不到最真实的声音。”在执法局被奉为座右铭。“我们也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个个觉得身上有担子。村民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们也很理解,这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讲解去谈心。我这个小伙子的脾气都越来越绵了……”空港新城综合执法局规划中队张键笑呵呵地说。
42岁的成育志家,临近拆迁时,家里的两头母猪要产崽,工作人员一边劝导成育志一边协调相关人员,等母猪产崽后才将猪圈拆除。“总算让我家猪顺利产崽了。以后养不成猪了,咱得寻思着学个啥手艺,好养活家啊!”成育志接受采访时说。
村民们已开始琢磨将来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了,这对空港新城的工作人员来说,是莫大的欣慰。这也正是空港新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贺键所强调的——空港新城发展建设的过程就是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走向富裕的过程。(记者 张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