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首例胀管挤压施工技术,在雁南三路使用





施工现场图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禹经过十三年的整治,“疏顺导滞”,顺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其实,从远古到当今,华夏子孙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防汛一直没间断过。在西安曲江新区,也有一群现代“大禹”,他们将精细化管理融入防汛工作中,为人民群众织就了一张安全度汛的“防护网”。
“如同大禹治水一样,防汛工作,首先是搞好工程,畅通排水管道。”曲江新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人介绍说,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西门、大雁塔南广场等地方容易积水,针对这些重点区域重点防范,并采取工程措施。大雁塔南广场出水口,是曲江新区西半部唯一出水口,也是最低点,由于管径小、流速慢,经常形成积水。今年,他们聘请专业设计员进行了管道设计改造,在之前管线基础上铺设直径为1.8米的复线管道,并下调管道高程,确保秦汉唐广场、威斯汀酒店等周边商户安全营运。
曲江新区就是这样,将精细化从地上做到地下,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不留死角、不打折扣、不留余地。
大唐芙蓉园泄洪泵站虽然建成时间已久,但却未能在防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曲江新区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对泵站进行全面维修,解决了这个存在近十年之久的问题。对雁南三路堵塞雨水管道,该区则采用胀管技术进行快速改造更换,解决了此处因管道堵塞造成的雨天积水情况。这种新技术在西北五省尚属首次使用,因为不需挖开全部路面,不但减轻了交通压力,还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在大雨中,丢失或碎裂的井盖往往成为吞噬生命的隐形杀手。对此,曲江新区为全区井盖筑就了一道生命“安全网”,将雨水井盖更换为镂空井篦,每逢雨天,视雨量大小,适时打开收水井篦。这道“安全网”既可以保证排水管道畅通,又可挽救不慎滑入井口的生命。
根据天气预报,汛情来临前逐一通知低洼地带的小区、商户、企业,并将沙袋免费送上门,也把精细化的温暖送给市民。该区还建立了防汛人员轮流值班制度,对全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对重点区域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值守,随时上报并处理突发汛情。
当汛情来临时,在积水点四周设置警示隔离墩,以提醒过往车辆绕行,并组织相关人员在积水严重路段进行交通疏导,以避免造成拥堵现象。在雨情发生后,负责在积水点架设抽水泵,并在地势低洼地带周边预设沙袋。对由降水造成的路面沉降、塌陷等问题进行快速处理。
这个夏天,正是有了这些现代“大禹”,曲江新区经受住了一场场风雨的洗礼。风雨之后的曲江,蓝天更蓝,绿树更绿,风景这边独好!(记者 文艳 牟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