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召开扶持智能手机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发布会。据悉,西安高新区计划拿出10亿元专项资金,打造千亿级智能手机产业集群,引导智能手机企业在高新区加速聚集,推动产业链做大做强,打造全球智能手机创新示范基地。那么,西安高新区为什么要发展智能手机产业链?又具有哪些优势?
放大三星效应延伸产业链条八大支持政策最高奖励500万
智能手机产业代表了移动通信发展产业的主导趋势。根据 IHS 最新一份数据报告显示,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首次超过非智能手机。而到2016年,预计全球每3部手机里面就有2部是智能手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手机产量占全球的六成以上,且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智能手机消费量接近四分之一。因此,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吸引大批世界企业巨头纷纷抢滩。

目前,我国智能手机产业链开始深度整合,产业转移趋势不断凸显。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的手机制造商受土地不足、成本上涨、劳动力短缺、能源紧张、出口形势恶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纷纷外迁并向内地转移。例如,苹果手机的主要制造商富士康已将其近一半的生产力转移到中西部等地,并考虑进一步加大转移力度。在此背景下,放大三星效应,延长产业链条,在西安发展智能手机制造产业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加快手机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提出了发展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八大支持政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八条扶持政策涉及投资支持、物流补贴、房租补贴、知识产权资助、新增产值奖励、财政奖励、产业计划配套、政府采购支持等八个方面,支持力度空前。比如,在物流补贴方面,对在高新区生产的智能手机,给予每部2元的物流补贴,若在高新区创立自主品牌的,给予每部2.5元的物流补贴;在财政奖励方面,对新引进的智能手机生产企业,从投产之日起,按其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总额的4%,给予连续5年的奖励;在新增产值奖励方面,对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智能手机生产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300万、500万元;在产业计划配套方面,则鼓励智能手机产业链企业申请政府各类科技产业计划,对获得国家、省级科技产业计划立项支持的,按照1:1的标准给予配套资金支持,每家每年最高500万元。
具备四大优势新增10万岗位三年计划制造智能手机2亿部
记者就西安高新区发展智能手机具有哪些优势采访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发改局副局长邓飞龙时,他表示,西安高新区发展智能手机产业链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研发实力雄厚;二是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三是科技、人才等核心生产要素高度聚焦;四是产业环境好。
邓飞龙说,在研发实力方面,高新区围绕智能手机产业聚集了一批优秀通信企业集群,具备一定规模的有:华为、中兴通讯、宇龙酷派、 TCL、 研祥、摩比天线、深圳宝德、广州新邮通、海格通信、杰赛科技、中国普天、大唐移动、展讯、龙旗、爱立信、三星、英特尔、高通、日本村田等。随着中兴、华为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和长安通讯产业园、软件新城的建设,高新区智能手机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通信产业链和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通信企业数量在全国高新区名列前茅,从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计和制造商、系统服务商、芯片设计研发、增值服务商到零配件制造供应等各个环节,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手机制造产业链群落。
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为西安智能手机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12年位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前十名的企业中,三星、华为、中兴通讯、宇龙酷派都在高新区有重大投资。此外, TCL 手机年产量超过千万部,比亚迪电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代工,手机产量巨大,都具有进一步扩大产能和强化制造产业链的能力。
与沿海地区相比,西安高新区在科技、人才、要素成本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西安高新区具有发展通信产业良好的基础环境和综合成本优势,已有的产业积淀为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宏观政策方面,西部大开发、国家鼓励通信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国家鼓励外资向中西部投资、大力发展内需市场、国家级内陆经济高地——关天经济带的优惠政策等,都为智能手机制造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三星的进入,西安的货运包机将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此外,西安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历史人文气息也将是吸引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
在问到发展智能手机产业链要达到什么目标时,邓飞龙说,高新区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快速完善智能手机产业链,力争打造全球智能手机创新示范基地,使高新区制造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亿部,将新增10万就业岗位。(记者 周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