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2013年5月14日,西安市中心新城广场附近的菜市场小区。一家路边摊店主的小儿子,在一张餐桌上写作业本报记者孙强摄

  9月1日是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开学第一天老师给孩子留的作业多吗,都有什么作业?昨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多所小学有关负责人和多名学生家长。

   >>大学南路小学

  新生学习握笔姿势在生活中寻找秋天

  【教导主任解读】:新生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可以帮助他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而寻找秋天,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来学习知识。大学南路小学校教导主任贺莉萍介绍,开学第一天的作业,首先是让学生收看中央一套晚8点到9点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一年级学生,刚开学首先是要认识小朋友,学习握笔姿势等。留作业让家长拍个孩子握笔的照片,通过网络传给老师看。

  二年级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搜集描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在生活中寻找“动人的秋天”,如树叶黄了、天气凉了等,然后在课堂上说出来。有些老师则是让家长帮孩子把这些找到的词语或句子给抄下来或打印出来。

  贺老师说,中央一套的《开学第一课》是国家近年来发文要求学生观看的。这个片子内容丰富,励志的、快乐人生的、坚强意志培养的,在片子中由各行各业的人来讲述。现在,学校经常会利用新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这样做既帮助学生完成了知识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而给二年级学生布置的“寻找秋天”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来学习知识。

   >>西电附小

  给家长说说开学感受画学校给爸妈看

  【校长解读】:描述学校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画画能培养多元表达方式。

  西电附小校教导主任王军介绍,开学第一天,给一年级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向家长说说学校的环境和开学第一天的感受、画一幅学校的画。给高年级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写观看《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等。

  该校校长马国宏说,他们学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想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也希望作业形式更丰富化、多样化,和生活贴得更近。比如给一年级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希望孩子们在向家长描述学校情况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而布置画一幅学校的画,是希望培养孩子的多元表达方式。我们想让孩子明白,学校是生活的一部分,处理好了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生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成长。而中央一套的《开学第一课》,是从精神层面对孩子的指导,让孩子从看电视中寻找自己的目标。

   >>长安区一家小学

  写一写新学期梦想自己动手制作书皮

  【老师解读】:拓展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习中感受乐趣,调动积极性。该校主管教学的女老师介绍,他们学校开学第一天给一二年级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给家长说说开学第一天的感受,把已经编成儿歌的行为规范背一背等。给高年级学生的作业是:写一写新学期梦想;给新书包书皮,或自己制作书皮;写写自我介绍等。

  这位老师说,从布置的这些作业来看,老师都花费了心思,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此外,减负令下不让给低年级孩子布置书面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作业形式其实更加多样化了,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家长看法

   “留作业是老师责任,但别留太多”

  对于老师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学生家长们怎么说?

  莫女士的女儿在西航三校读三年级。她说,开学第一天老师布置的是预习课本,练习册上的作业不是很多,主要还是读读划划,写的并不多,女儿半小时就做完了。在城南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女士,儿子新学期开学刚在210小学上一年级。张女士说,开学第一天老师没给孩子留作业。9月2日的作业,语文是背诵课文,数学是课本上的两页作业以及课堂练习的两页作业,孩子很快就写完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有的低年级甚至一年级学生,老师也给留了书面作业,但作业量并不大。对此,家长们能接受吗?

  张女士说,刚开始看着才6岁的娃也要做作业,肯定不能接受,但以后可能老师不留作业反而还不能适应了。“留作业是老师的责任,但别留太多。”

  但孩子们反应如何呢?一名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给留作业。但大多数小学高年级孩子表示,不喜欢老师给留太多书面作业。本报记者马虎振

  作业该咋留?

  家长困扰

  写作业太多太累不写作业压力更大

  家住西安曲江的房先生,支持孩子“不写作业”——如果女儿青青觉得累了,不想写无趣的作业,房先生会给老师写个“假条”。但随着女儿升至五、六年级学业加重,就不敢搪塞了。“别的孩子都在写作业,你不写,孩子和家长会有很大压力,这也让人不得不对作业就范。”

  为孩子写作业操心,即便是当年的高考“状元”——陕西省1980年文科状元于彦智,也曾不堪其忧。他的大儿子曾在国内的小学读了一年半,“天天做作业到晚上十点,还做不完。”

  于是,于彦智就把娃送进国际学校,每天八点半上课,上课没时间限制,累了就休息,而且几乎没有作业。“如果孩子只是写作业,而对真正的知识似是而非,那太摧残了。”

  学校探索

  减负途径“增效是核心”

  作业多,真的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吗?西安市内一所重点小学教数学的刘老师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困扰:“不给学生布置作业?怎么来衡量他是否听懂弄通了呢?”当然,她也认同作业太多、写到十一二点也不行。据她了解,西安的多所学校目前都在展开“减负”探索。

  2013年4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则简讯《陕西省西安小学探索减负的有效途径》。这是刘老师所任职的学校一年前承担的一个国家试点项目,“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项目采取联合陕师大的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专家参与指导,提出“减负增效是核心”。

  该项目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曾两次随机问卷调查,其中有关写作业的几个调查中,“我喜欢完成各科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这个项目上,回答“经常这样”和“总是这样”的学生人数比例从42.7%增加到45.3%。在“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我做各科教师所布置作业的时间”,回答“1小时以下”的学生人数比例从24.9%增加到30.4%。

  教育部征意见

  作业到底留不留?小学高年级适当留

  8月22日,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征求意见稿的第四条明确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这项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截至上个月底,共收到意见建议5956件。其中,九成以上对教育部拟出台减负规定表示支持,51.9%的公众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对阳光入学、均衡编班、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严禁违规补课等规定均表示高度认可。但有趣的是,“对减负规定中的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留不留作业问题,大多建议还是倾向于小学高年级应该适当留些作业。”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析论证,修改完善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将于近期印发。

  本报记者孙强相关新闻见B02版《没有家庭作业的小学》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