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西安北沈家桥小学门口,几名学生在做作业本报记者袁琛摄
教育部日前出台十条“减负令”,规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小学生们高兴得欢呼声一片;家长的反应则是喜忧参半,支持的明显没有担忧的多,甚至有家长怀疑“是真的吗”?
>>家长说不能全取消但要注意量
“我娃9月上二年级,一年级时的作业就特别多,每天都要写到十一二点。”家住西安城南的郭女士说,真的能落实吗?其实国家给孩子减负的政策并不少,好政策不在多,重在执行。学生减负,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枣园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说,她觉得没必要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因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就够其年龄段内用了,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去面对社会、教其做人。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完全没有作业,可能会影响习惯的养成。家庭作业不能完全取消,但要注意量。”孩子在育英小学上四年级的张先生说。
>>孩子说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真的要取消家庭作业了吗?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大学南路小学四年级的黄同学说,他特别喜欢踢足球,下象棋,但因作业太多,根本没时间。
方新村小学三年级的丽丽同学说,现在的家庭作业主要是语文、数学,她和同学们平均每天写作业的时间在一个半小时以上。
也有小学生不太赞同,即将上四年级的佳佳说,如果不布置家庭作业,许多小朋友就不会主动学习,那么考试成绩就会下降,成绩下降就会被老师批评。
>>老师说绝对不留作业是空谈
西安长安南路小学副校长昌革军认为,在目前阶段,绝对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是空谈。首先,不留作业对孩子巩固所学知识是不利的;其次,虽然这几年教育部一直在强调给小学生减负,但实际上,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用考试成绩考核学校和老师。他建议少留作业,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国琪说,现在的考试、升学还是要看成绩,即使学校不留作业,家长有可能会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这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质量还不高。王国琪认为,适度的家庭作业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避免极端化。
>>网友说减或不减,升学压力都在那里
涅槃Cain:从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听见减负这个词……现在哥都工作了。戴小啵:难道家长不会迫于孩子以后升学的压力给孩子报一堆的兴趣班?
毛毛的徐徐:各地一向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希望可以顺利执行!咆哮的电风:减或者不减,升学压力都在那里。
>>链接
沈阳一小学28年不留作业
家庭作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多少影响?沈阳铁路五小的做法给了我们些许思考。
铁路五小校长于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984年,该校拿一个班先做试验——不留家庭作业。到期末,发现这个班成绩不但没下降,且及格率、优秀率均名列第一,第二年就开始在全校普及不留家庭作业。这个做法已坚持了28年。
该校取消家庭作业后,取而代之的是“有字书”和“无字书”,有字书是老师和家长给学生推荐经典图书,让学生阅读并记下读书过程、读后感等;无字书是让学生每天回家看新闻、听广播、读报纸等,每天早上到校后做“新闻播报”。学校还开发许多兴趣培养课程,包括泥塑、竖笛、围棋等。现在,该校在全区联考中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且学生动手能力也强。本报记者李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