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原创

  

  我省7处文化遗产简介

  与此同时陕西省文物研究院院长周萍公布了,我省七处文化遗产的简介。

  第一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西汉帝国的都城宫殿遗址,是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揭示了丝路发展初期西汉帝国的都城城市文化特征和文明发展水平,见证了西汉帝国对丝路开创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处: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是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的宫城遗址,位于亚洲东部关中盆地、唐长安城遗址北部,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唐长安城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及其礼制文化特征,见证了唐帝国对丝绸之路鼎盛的重要推动。

  第三处:大雁塔

  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塔砖,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

  第四处:小雁塔

  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自印度东传的历史,也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流行。小雁塔始建与8世纪初并完好保存至今,其密檐砖塔的建筑形式是佛塔这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最早的珍贵例证。

  第五处:兴教寺塔

  兴教寺塔是佛教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其所在的兴教寺为佛教唯识宗重镇,兴教寺三塔即为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第六处: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石窟建于7—10世纪,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第七处:张骞墓

  张骞墓是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与丝绸之路开辟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历史事件,为了保护张骞墓,城固县政府对97户居民重新安置,极大地改善了张骞墓的保护环境。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彬县政府对大佛寺石窟广场进行了改造和绿化美化,并将影响大佛寺石窟保护的312国道改线,保障了遗产的安全。密切关联。

  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推动陕西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和历史机遇。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陕西的、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把这些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一起携手祝福我省7处遗产点申遗成功。

编辑:陈晨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