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何风 绘

  勤奋家苑是东四路上一个小型院落,有60户居民,2002年入住,2004年就被物业“抛弃”,大家变成了“孤儿”。院子里的环境也变得“脏乱差”,垃圾堆成山甚至超过了院墙的高度。再找个物业吧?居民们意见不统一,这个烂摊子也没人愿意接管。2011年,在勤民社区的工作人员、民警的帮助下,社区里6个热心人组成了业委会,开始自己管自己,这不,两年下来,小区多了小花园、换了地下管道、还装了监控,邻里之间的矛盾也没有了。

  “以前这哪儿像个家,单元楼灯不亮、三天两头停水、垃圾都堆成了山,从墙根一直铺到小区门口,下水道的污水满院子都是,进出小区都得自己找砖头给自己现铺路……”在勤奋家苑,居民们一说起小区以前的情景,显得很激动。

  小区只有一栋楼,四个单元,60户居民。2004年,原先的物业公司突然撤离,小区一下就乱了套,拖欠水电费,卫生无人清扫,垃圾污水遍地,门房无人值守,丢自行车电动车、家中被盗成了常事,邻里之间因为水电公摊问题经常吵架。

  “突然没了物业,大家就只能各扫门前雪,关起门来过日子,下水管道老化了没人挑头维修,随手就将生活垃圾扔在院子里,一到夏天地上爬的全是蛆。后来,甚至一些人把院子当成露天厕所,进来找个地方就开始方便。”86岁的居民付君说,就因为小区的环境不好,儿子多次提出要换房子,为此,老人和儿子儿媳之间也没少拌嘴。

  眼看着勤奋家苑乱成一锅粥,勤民社区的工作人员坐不住了,叫上社区民警,领着几个热心居民,挨家挨户敲门,希望能喊出几个代表,大家坐在一起想个办法管管小区。2011年5月,小区的业委会成立了,冯玉平因为平时为人耿直,被大家推选成了主任,他又招揽了5个业委会成员,这六个热心人凑到一起成了小区的“管家婆”。

  大家走马上任后,先雇人夷平了垃圾山,更换了小区下水管道,粉刷了楼体外墙、修缮绿化带,还聘请了小区门卫加强门禁、保洁员每天打扫、清运垃圾、每周还定期冲洗院子地面,今年还在小区里安装了7个摄像头,加强安保。

  “现在小区是自治管理模式,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所有的公共事务都由我统一协调,居民也都支持。自从业委会成立以后,业主也都没交过物业费,所有的管理费用大都来自小区的停车收益。每月停放在小区内的机动车每辆交费100元,一共有16辆,自行车棚每月收入600元,加上18家租住户每月每户50元的管理费。小区每月的收入是3000元,扣除门卫和保洁员的人员工资,结余的经费,全部用于维护小区的设施,更换楼道照明灯、出板报、翻新小区门头都不用住户出钱。”冯玉平说,业委会成员都是免费为大家服务的,每个人分工不同,有人专门板报,有人专门公示每月小区的公共收支,还有人负责发放电卡,收取电费,工作全部都是透明公开的。

  “最近,我们正在跟天然气公司协商,给小区通气。”业委会出纳邢芬芳说,院子里环境变好了,大家心里也舒坦了,也没有人嚷着要搬家了,现在大家没事儿也喜欢到院子里坐坐,聊聊天,出来进去相互之间都打个招呼,60户人家就跟一个大家庭一样,再没见谁和谁红过脸,整个院子都和谐了。

  记者龚伟芳 实习生王佳颖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