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表明建设这一经济带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推行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当今复兴丝绸之路、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西咸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区域和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城市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继8月16日至8月25日传承历史文明·建设文化西咸暨走“丝绸之路”文化溯源活动圆满结束后,9月18日上午,西咸新区召开丝绸之路与西咸新区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西咸新区如何打造向西开放高地”建言献策。
要成为新丝路上的重要支撑区域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在研讨会上表示,西咸新区拥有很多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性遗存,如横桥、沙河古桥等。丝绸之路从文学形象上说是纽带,也是桥梁。从现实意义上来讲,西咸新区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城市群核心区,其核心区就是大西安。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大西安三个组成部分:西安、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而西咸新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量部分,在构建丝绸之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中一定会扮演重要角色,大有作为。
王军说,西咸新区要成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高地。西咸新区既是古丝绸之路遗迹的集中区,同时也将是新丝路的起点,要成为新丝路上的重要支撑区域。西咸新区管委会成立两年多以来,已策划包装了多个和丝绸之路有关的项目,一是空港新城将打造国家级航空城实验区,将成为向西开放的空中起点;二是位于沣渭三角洲的丝绸之路能源金融贸易中心已经开工;三是建设向西开放和联通的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四是陕西的重点镇建设,这主要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带动陕西省的城镇化,而陕西省的城镇化很有特点,一个是大的板块、大城市,主要发展组团城市、关中城市带,另外是重点镇建设,全省31个重点镇,其中西咸新区在国际文教产业园可以建设一个丝路风情镇。此外还要突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对一些重大的节点进行包装,比如说横桥、沙河古桥等,真正让西咸新区起到丝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作用。西咸新区当仁不让,要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高地,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向东走的桥头堡和跳板。
专家学者为西咸新区建言献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使西咸新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那么,西咸新区如何才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发挥自身优势?
“西咸新区西渭桥是丝绸之路重要起点”,陕西省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吕仁义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我认为这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和思路,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西安是西气东输的枢纽,它不仅面向新疆地区,也包括将来的伊朗、哈斯克斯坦等整个大的通道,这是石油能源的通道;第二是战略安全的保障。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可以为区域的稳定提供战略安全保障;第三是文化复兴的标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含义不仅仅只是谈经济,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回顾丝路最兴盛时代的特点,不难发现,自信、开放、包容正是促成丝路繁荣的精神支撑,也同样是今天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胸怀”。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则表示,作为大西安的新区,西咸新区没有历史包袱,是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其产业发展一开始就应当面向大西北和中亚市场,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建立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通过减免关税和落地签证,把西咸新区建成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并进一步建成亚欧合作的基地。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鸿认为,西咸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是得天独厚,因其建设理念、文化视野,决定了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优先性、示范性和辐射性。
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教授吕卓民认为,丝绸之路是古代的一条东西方的贸易大道,最繁荣的时候,它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大道。随着丝绸之路复兴时代的来临,在现在的交通条件下,我们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面对今天的新形势和现实,我们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产业?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记者 周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