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下午4时,演讲结束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和捷列先科(左五)合影本报记者赵彬摄
本报讯(记者任娇)“你好!”昨日下午2时30分,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wù)楼与该校党委书记甘晖见面时,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总统特命全权大使、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主席捷列先科·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用很熟练的汉语和大家打招呼,并为陕师大学生做关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题演讲。
“西安的变化为哈萨克斯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交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仔细研究丝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基本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而且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也对哈萨克斯坦的对外交流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2004年至今,捷列先科12次来西安,见证了西安的城市发展。他此次来访是来参加2013欧亚经济论坛的。
“西安是一座自我发展能力很强的城市。”捷列先科说,过去十年,西安变得更加美丽,世园会等大型活动的承办以及经济新区建设,都为哈萨克斯坦的发展提供了很值得学习的新思路。
“哈萨克斯坦工业用车有30%来自陕西”
“中国是我们的大邻居,而陕西一直是我们的经济合作重点省。”捷列先科说,哈萨克斯坦的工业用车有30%来自陕西重汽。
“中国的农业发展和能源技术都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列。”捷列先科说,我们都知道陕西的苹果产量全国第一,而哈萨克斯坦也产苹果,但陕西年产量为一千多万吨,哈萨克斯坦年产量仅为三百多万吨。
捷列先科说,“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共睹,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如果15年前就知道中国的发展对食品、能源等有很大需求,尤其是奶制品的需求这么大,哈萨克斯坦就会把握住机会,跟上这位大邻居的发展步伐。现在,欧亚大陆的运输时间已经缩短两倍以上。哈萨克斯坦愿意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陕西为哈萨克斯坦培养了很多人才
“我们想要发展,就要培养专家,而培养专家则离不开教育。”捷列先科说,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在过去十年向中国输送了三千多名留学生,陕西作为教育大省也为哈萨克斯坦培养了很多人才。
甘晖介绍说,陕师大从2006年至今培养了800多名中亚留学生,其中656人来自哈萨克斯坦,而目前在校的170多名中亚留学生中,有141人来自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回国后,大部分成为石油企业的优先雇用对象,还有的留在政府机关成为“中国通”。捷列先科希望陕西高校可以为哈萨克斯坦贫困留学生提供更多奖学金。
捷列先科此次来访西安的另一个目的是考察上合组织大学的推进情况。他介绍,昨日已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浐灞的两处地方,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甘晖表示,未来陕师大将加大对留学生教育的投入,并乐意成为上合组织大学中国校区的首选之一。
演讲结束时,捷列先科将他今年和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的合照送给陕师大留念。陕师大也回赠“青铜鼎”作礼物,甘晖说:“鼎寓意友谊、合作和坚固。”
演讲结束后,陕师大俄语系大三学生鲍珊珊说,新丝路经济带对拓宽未来的就业方向非常有利。“虽然今年是最难就业季,但未来我们也可以去哈萨克斯坦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