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3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练毛笔字是张玉霞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练毛笔字是张玉霞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在团结中路25号院,提起71岁的张玉霞,院子里的住户是一片赞扬声。2003年以前,张玉霞当家委会主任长达25年,为邻里邻居热情服务,可很少有人知道她是一名残疾人,更不知道她的坚强之外还有脆弱。

  丈夫去世 她抚养一双儿女成人

  张玉霞的丈夫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军的老革命,后来转业到原西北热处理厂工作。张玉霞生性热心,爱帮助人,从1978年起,张玉霞就当起了院子里的家委会主任,一干就是25年,直到后来社区成立。

  1984年,丈夫患癌症去世,留给张玉霞的是一双儿女,当时,女儿16岁,儿子14岁。张玉霞没有正式工作,丈夫单位安排张玉霞在热处理厂做临时工。有了临时工作,再加上当家委会主任的报酬,张玉霞和儿女们的生活不再那么艰难。社区成立后,她还担任了3年社区副主任。2003年,张玉霞被莲湖区妇联评为“莲湖区优秀妇女工作者”。老人说,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看报纸、练书法。2006年,64岁的张玉霞还加入了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

  十七八年前,张玉霞遭遇了一场车祸,张玉霞在医院昏迷了40多天才醒来。命虽保住了,但张玉霞落下气短、腿无力等后遗症,后经残联鉴定,构成肢体4级残疾。身体残疾后,儿子儿媳提出一起生活,好照顾张玉霞,但被她拒绝了。张玉霞说,儿子成家后搬到外面住了,儿子儿媳至今没有正式工作,“孩子们很孝顺,也很体贴我,但我不想给他们增添负担”。张玉霞说,2006年,社区为她申请了低保,去年市上还给70岁以上老人发了高龄补贴,如今每个月能领到近500块钱,“国家给我钱花,我很知足的!”

  独守老房 她会等着女儿回来

  张玉霞也有脆弱的一面,说起女儿,她吧嗒吧嗒掉眼泪。女儿今年45岁,10多年了,张玉霞一直没有女儿的音讯。“她是个聋哑孩子,比儿子大两岁。”张玉霞说,1996年前后,女儿突然不见了。从那时起,张玉霞到处寻找女儿,她甚至搭车去过陕南、河南南阳等地寻找,但始终没有女儿的音讯。

  张玉霞不愿跟儿子一起生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相信总有一天,女儿会回到从小长大的25号院,“她不会说话,也没法跟人交流,但是她知道这个家,我得等着她回来!”张玉霞说。

编辑:白玫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