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巡护员李全科(左)日前再次上山巡护,蜿蜒的山间小道,他已走了20年本报记者郭晓蓉摄

  本报讯(记者郭晓蓉)最近,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里,记者随56岁的李全科走进周至国家级保护区云龙沟里巡查,山间小道湿滑难走,而他作为一名巡护员在这蜿蜒的山路上已经走了20年。对这里的沟沟道道、一草一木已了如指掌。

  金丝猴、豹等藏身其中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面积56393公顷,也就是5.6亿平方米。保护区设有5个保护站、2个检查站和2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共有88人。人均算下来,一人要管640万平方米。

  这么大的保护区里藏了不少宝贝,仅种子植物就有106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19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独叶草、红豆杉。这里有脊椎动物267种,其中兽类74种,鸟类160种,鱼类5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类2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9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豹、林麝等Ⅰ级5种,Ⅱ级24种。

  明年为金丝猴做普查

  周至保护区是较早发现大熊猫分布的地区之一,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在31294公顷的竹林中分布有大熊猫种群数量为23只左右。27岁的巡护员景建飞在2012年参加了大熊猫栖息地和种群数量调查。“那次调查大家分两个小组走遍了全保护区,到处寻找大熊猫的痕迹,比如粪便、毛发等。在这个过程中,我见到了许多平时见不到的动物,有金丝猴还有羚牛,不过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大熊猫。”

  大熊猫又没户口本,数量是如何得出的?景建飞说:“主要是靠粪便做DNA来辨别数量。DNA一致的就是1只大熊猫。大熊猫的粪便也比较特殊,是纺锤形,大约十多厘米长,里面有小竹节,因此很容易辨认。”

  据以往统计,在保护区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中,还分布着11群、总数约1235只的金丝猴,这里也是我国川金丝猴种群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明年巡护员还将为金丝猴做“人口普查”,看看它们生活得好不好、有没有再添新丁。

  有一次巡查遇到了熊

  让保护区里的植物不被破坏,动物能自由自在生活不被盗猎者打扰,记录重点保护植物、动物的状态就是巡护员的职责。

  “我们每月要按照规定的路线巡查2次,一般短则三四天,最长的一次我11天都住在山上。”李全科说。每次他会带上饼、咸菜、方便面,还有蛇药、帐篷和睡袋以及GPS定位仪等,背着二三十斤重的背包。

  在巡护途中,渴了就喝河水、饿了就塞两口饼。冬季寒冷难耐时,用锅舀些河水,干柴火架起一个临时灶煮方便面吃,在海拔高的地区方便面只能煮个八成熟,但在他看来能吃口热乎饭已是享受了。

  巡山中意外不可避免,有一次他遇到了熊,“熊一般还是比较怕人,转身走了,但能感觉到熊踏着脚步地都在震,还是挺害怕的。”

  巡护员想常陪家人是不可能的,李全科对老伴有些愧疚,“有一次她胳膊实在疼得抬不起来,让我回去陪她去医院,但当时没法回去,老伴在电话里哭了,我心里很难受。”李全科说,他报答老伴的方法就是每次回家即便再累也会“抓紧干家务”。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