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宋雨)35年过去,当年的新媳妇,已成了花甲老人,脸上多了皱纹,牙齿开始松动。日子伴随着汗水、泪水逝去,她一个人披星戴月般的,操劳着一家五口、祖孙四代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公婆就是亲生爹娘
昨天早上8点,西安灞桥区五星村,90岁的李西杰老人外出散步。村口有家肉铺,老人准备买些鸡肉。
在五星村,李老算得上德高望重,1959年入党,当过四届生产队长。“能有这么高寿,多亏了他的儿媳妇。”村里人说,前几年,老人眼瞅着不行了,下不了床,吃不下饭,都是他儿媳妇一个人伺候。
儿媳妇雍新建,59岁,保洁员,娘家在灞桥三殿村。嫁入李家那年,她24岁,丈夫排行老小,她们一家和公婆同住。1997年,丈夫患病去世。照顾一家老小的任务,落在了雍新建身上,那年,她的儿子11岁,女儿6岁。
丧子之痛,让本就患有哮喘病、高血压的公公一夜间病倒,脾气变得异常暴躁。“老人把自己关在房子,用头在墙上撞。”雍新建的父母去世的早,在她看来,对公婆好,不仅是做媳妇的责任,更像是偿还一份心愿,“一个锅里吃饭,公婆就是亲生爹娘。”
五星村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2007年,雍新建的婆婆去世。从那年冬天起,公公每到冬天,哮喘病就犯,为取暖家里烧土暖气,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生火,4点骑自行车上班扫马路,8点赶回来加煤,给公公做早点,中途再回来伺候吃饭。每年春秋两季,还要把医生请到家给公公打针。
“儿媳妇好,比亲闺女都孝顺。”昨天早上,提起自己的儿媳妇,李西杰老人竖起大拇指,老泪纵横,“没有她,我早就没了。”
“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丁文联就是个孝子,母亲80多岁了,丁书记照顾的无微不至。”村委会办公室主任丁明智说,尊老敬老已经在五星村蔚然成风,“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们健康活着,就是对年轻人干事业最大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们健康活着,就是对年轻人干事业最大的支持。”
现在,雍新建也当起了婆婆,她说,她越来越懂得老人一生的不易,要伺候老人再活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