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2016年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
北京高考2014年将坚持2013年命题方向。从2014年起,本科志愿填报实行本科批次平行志愿组填报方式,即对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愿设置由原来的4所学校扩大到5所。本科志愿仍在考前填报。
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的分值。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高考英语一年两次考试,比如如果你高一的时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可以不学英语了。
2016年中考:英语总分100,听力占一半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北京市调整中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数学卷总分不变,英语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物理卷总分不变,化学卷总分值由80分减至60分。将物理、化学两门考试安排在同一个半天。中考由原来的两天半缩短为两天。
记者注意到,语文分值增加30分,而英语和化学两门总共减了40分,总分少了10分。
此外,将逐年减少特长生入学比例,改变单纯为进入优质学校而培养“特长”的现象。2016年高中招收特长生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5%。
小学:三年级前不上英语课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介绍,北京市还将出台一系列措施破解择校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其中包括: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普通高中优秀学生转入重点高中就读,免费为小学生提供课后素质教育辅导等。
为了真正解决北京市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正积极准备出台新的小升初政策。此次中高考系列改革措施,就是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手术”做铺垫。比如,要实现“就近入学”,北京市很有可能以学籍、户籍、家长工作单位等作为条件,尽最大可能实现“就近”。
相关
多地高考改革多拿英语“开刀”
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
山东:取消英语听力
从明年起,山东将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既可以满足不同高校、不同考生对于英语考试及成绩的需求,还可以减轻一部分考生的备考负担。
江苏:英语等级计分
江苏正在酝酿2016年新高考方案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落地
教师希望陕西也实行改革
省招办:我省高考改革暂时没有新举措
对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省招办新闻发言人张军利昨日表示,不予评价,我省高考改革暂时没有任何新的举措。
昨日,记者就北京市高考改革采访了西安6位高三学生,3位文科生3位理科生,他们中有两位理科生对于改革拍手称赞,因为他们的英语成绩都很差,直接影响了总成绩。而另外两位英语成绩好的文科生则觉得,从小就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如果突然降低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很不公平。不过他们大都赞同社会化考试,因为这样能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
“孩子学英语特别吃力,结果成绩不好还影响总分。”家长刘先生的孩子在西安市85中读高三,是一名理科生。刘先生说,儿子一向英语不好,每次考试只能考到五六十分,但理综和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为此一家人没少费力,孩子从小就报英语补习班请家教,可是成绩总是上不去。而他觉得比起英语,其实其他科目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处更大,所以不管是从考试来讲还是从应用型来讲,他都很希望陕西也能实行这一改革。和刘先生一样,记者采访的5位家长纷纷表示,英语其实更多是一种工具,不该作为选拔人才的必备条件。
西安市第三中学校长邵国希说,从客观上来讲,现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小升初、中考高考、等级考试、职称考试等,均需要考英语,很多人从两三岁就开始学习英语,这就浪费了学生的很多精力。但语言学习需要语境,这种应试类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应该加强母语学习,长大后根据爱好和职业规划再学英语也不晚。”邵国希说,比起英语,语文和综合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更多,所以,加大语文和综合的分值是一种正确的导向。
西安市黄河中学校长王耀平则称,这项改革不管从公平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加大学生选择自主性来说,都非常好。“英语应该是一种工具,而学生首先应该学好母语。”
本报记者耿彦红赵瑞利
专家
关键在于考试与招生分离
就各地高考改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如果不打破集中录取制度,高考改革是很难有效果的。综观各省市的高考改革,都是在调整分值等方面做文章。
我国高考制度的问题根源在于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考试部门按学生高考成绩、志愿投来的档案进行录取,这造成中学教学围绕考试转,大学招生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考试成了教学与招生的指挥棒和中心。因此,打破“教招考”一体化,才是改革的出路。
我国高考制度要改,改革的方向必须是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如果不打破集中录取制度,不客气地说,所谓的高考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折腾,改革甚至成为一些官员的政绩。甚至有地方的高考改革,几轮折腾下来,又回到原点。比如某些地区前些年增加英语听力、口语测试,这几年又取消相关测试。
国家层面的政策,必须明确考试与招生分离,只有坚持这一原则实施高考改革,各地在考试、招生分离的框架下细化方案,改革才有价值。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据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