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崇宁敬老院里的老人在散步

  崇宁敬老院里的老人在散步

  在渭南临渭区两所全公益性质的敬老院里,农村“五保户”可以吃住医疗全免费,但是两所专门为“五保户”建成的敬老院只入住了40多位“孤老”和“孤残”。据悉,渭南临渭区农村有多达800多位“五保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敬老院冷冷清清呢?就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有47间房 仅9位老人入住

  昨日,记者来到临渭区崇宁镇上的崇宁敬老院,院里有两栋一层楼房,和一栋新盖的两层楼房。除了3名工作人员,空荡荡的院子里只有1位老人在散步。早上9点多吃饭的时候,才相继有几位老人出现,偌大的院子显得有些冷清。据敬老院负责人介绍,崇宁敬老院去年7月建成,是一个针对农村“五保户”而建的公办敬老院,入院的老人,吃喝以及看病都由敬老院负责,按照当初的规划,两栋一层式楼房和一栋两层楼房,一共有47间房,能够容纳150多名农村“五保户”,但是由于人少,绝大部分的房间都是空着的。目前整个院里只有八男一女九名老人。他们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61岁。

  原因:入住率低与观念有关系

  临渭区民政局低保办主任刘万全介绍,除了崇宁敬老院,还有官路敬老院,“官路的情况比崇宁好点,有30多人。”刘万全说,敬老院入住率低也是他们一直头疼的问题。刘万全说,临渭区“五保户”有800多人,而入住两个公办敬老院的人数还不到50人。建成之初,经费和工作人员少是影响入住率的两个主要原因。经费制约敬老院的设施配套,人员方面,之前没人愿去敬老院工作,原因是每人每月就几百元钱的工资,但今年临渭区民政局为敬老院申请到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有了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得到改善。目前入住率低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的观念尚待改变。

  首先,一部分农村“五保户”有顾虑,怕不适应敬老院的生活,或是不想离开故土,不愿意去敬老院。其次,按照现在对“五保户”供养标准,每个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对象每年可以拿到近5000元的补贴,部分“五保户”的远房亲属都表示愿意代养,所以这部分“五保户”也不愿意去敬老院。

  刘万全告诉记者,目前敬老院的硬件配套设施还将进一步完善。另外他们已经通知辖区村子“五保户”,自愿入住的立即进行体检,体检合格的,和村上,镇上签订完协议之后就可以入住敬老院。

  文/图 记者石俊荣 郑晗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